找回密码
 注册(本站已关闭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373|回复: 0

2019年高考生物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9:生态系统和生态环境的保护

[复制链接]

1520

主题

368

回帖

8792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8792
发表于 2019-12-25 06: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9年高考生物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9:生态系统和生态环境的保护

一、单选题(共5题)
1.(2019江苏)我国生物多样性较低的西部沙漠地区生长着一种叶退化的药用植物锁阳,该植物依附在另一种植物小果白刺的根部生长,从其根部获取营养物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锁阳与小果白刺的种间关系为捕食
B. 该地区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较强,恢复力稳定性较高
C. 种植小果白刺等沙生植物固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D. 锁阳因长期干早定向产生了适应环境的突变,并被保留下来

2.(2019江苏)下列关于种群和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种群内出现个体变异是普遍现象
B. 退耕还林、退塘还湖、布设人工鱼礁之后都会发生群落的初生演替
C. 习性相似物种的生活区域重叠得越多,对资源的利用越充分
D. 两只雄孔雀为吸引异性争相开屏,说明行为信息能够影响种间关系

3.(2019北京) 为减少某自然水体中N、P含量过高给水生生态系统带来的不良影响,环保工作者拟利用当地原有水生植物净化水体。选择其中3种植物分别置于试验池中,90天后测定它们吸收N、P的量,结果见下表。  
结合表中数据,为达到降低该自然水体中N、P的最佳效果,推断应投放的两种植物及对该水体的生态影响是(    )
A. 植物a和b,群落的水平结构将保持不变              B. 植物a和b,导致该水体中的食物链缩短
C. 植物a和c,这两种植物种群密度会增加               D. 植物a和c,群落中能量流动方向将改变

4.(2019天津)多数植物遭到昆虫蚕食时会分泌茉莉酸,启动抗虫反应,如分泌杀虫物质、产生吸引昆虫天敌的挥发物质等。烟粉虱能合成Bt56蛋白,该蛋白会随烟粉虱唾液进入植物,抑制茉莉酸启动的抗虫反应,使烟粉虱数量迅速增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植物产生挥发物质吸引昆虫天敌体现了信息传递调节种间关系的功能
B. 植食性昆虫以植物为食和植物抗虫反应是长期共同进化的结果
C. Bt56基因表达被抑制的烟粉虱在寄主植物上的数量增长比未被抑制的对照组快
D. 开发能水解Bt56蛋白的转基因植物可为控制烟粉虱提供防治措施

5.(2019全国Ⅱ) 如果食物链上各营养级均以生物个体的数量来表示,并以食物链起点的生物个体数作层来绘制数量金字塔,则只有两个营养级的夏季草原生态系统(假设第一营养级是牧草,第二营养级是羊)和森林生态系统(假设第一营养级是乔木,第二营养级是昆虫)数量金字塔的形状最可能是(      )
A. 前者为金字塔形,后者为倒金字塔形                  B. 前者为倒金字塔形,后者为金字塔形
C. 前者为金字塔形,后者为金字塔形                      D. 前者为倒金字塔形,后者为倒金字塔形


二、综合题(共4题)
6.(2019江苏)图1是某生态系统部分生物关系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生态系统最基本的生物成分是________。图1由乔木、草本植物、蝗虫、蜘蛛和杂食性鸟构成的食物网中,杂食性鸟分别处于第________营养级。   
(2)从图1所示的营养关系分析,属于分解者的有________。有机碎屑被彻底分解产生的________(至少写出两类)等供生态系统循环利用。   
(3)由于乔木的遮挡程度不同,导致了不同区域地表的草本植物、真菌等生物种类和数量有一定差异,地表生物的这种区域差异分布体现了群落具有________结构。   
(4)下列属于该区域东亚飞蝗种群基本特征的有________(填序号)。  
① 空间分布       ② 迁入率      ③ 互利共生  ④ 物种丰富度     ⑤ 种群密度
(5)图2是图1生态系统中某两个营养级(甲、乙)的能量流动示意图,其中a~e表示能量值。乙粪便中食物残渣的能量包含在________(填图2中字母)中,乙用于生长、发育及繁殖的能量值可表示为________(用图2中字母和计算符号表示)。  


7.(2019天津)在北方农牧交错带的中温带半干旱区,当农田连续耕作六年后,农作物产量往往下降,弃耕后土地易沙化。对三片弃耕土地分别采取围封禁牧、人工种植灌木或乔木等恢复措施,灌木、乔木成活后该地自然恢复。十五年后进行调查,结果见下表。  
样地
指标 土壤含水量(%) 土壤全氮(g·kg-1) 草本植物种数(种) 节肢动物个体数(只·样本-1) 节肢动物多样性指数*
弃耕地(对照) 0.26 0.09 1.1 3.1 0.6
禁牧草地 0.66 0.36 2.6 9.4 1.7
人工灌木林 0.77 0.42 2.8 7.4 0.8
人工乔木林 1.37 0.27 1.6 10.0 1.1
*多样性指数综合反映丰富度和均匀度
据表回答:
(1)土壤含水量增加最明显的是________样地。土壤全氮增加最明显的是________样地,这是该样地内豆科植物与根瘤菌相互作用的结果,豆科植物与根瘤菌的种间关系为________。   
(2)三种恢复措施均可改良土壤,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价值。   
(3)在半干旱地区,节肢动物是物种最丰富和数量最多的类群,在食物网中占据重要地位,其多样性一定程度上可反映生态系统的物种多样性。从生物多样性角度分析,三种恢复措施中更适宜于中温带半干旱区的是________。   
(4)在中温带半干旱区,草原生态系统比农田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更________。   


8.(2019全国Ⅱ) 回答下列与生态系统相关的问题。
(1)在森林生态系统中,生产者的能量来自于________,生产者的能量可以直接流向________(答出2点即可)。   
(2)通常,对于一个水生生态系统来说,可根据水体中含氧量的变化计算出生态系统中浮游植物的总初级生产量(生产者所制造的有机物总量)。若要测定某一水生生态系统中浮游植物的总初级生产量,可在该水生生态系统中的某一水深处取水样,将水样分成三等份,一份直接测定O2含量(A);另两份分别装入不透光(甲)和透光(乙)的两个玻璃瓶中,密闭后放回取样处,若干小时后测定甲瓶中的O2含量(B)和乙瓶中的O2含量(C)。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在甲、乙瓶中生产者呼吸作用相同且瓶中只有生产者的条件下,本实验中C与A的差值表示这段时间内________;C与B的差值表示这段时间内________;A与B的差值表示这段时间内________。


9.(2019全国Ⅰ)某果园中存在A、B两种果树害虫,果园中的鸟(C)可以捕食这两种害虫;使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Y诱杀B可减轻B的危害。回答下列问题。   
(1)果园中包含害虫A的一条食物链是________。该食物链的第三营养级是________。   
(2)A和B之间存在种间竞争关系,种间竞争通常是指________。   
(3)性引诱剂Y传递给害虫B的信息属于________。使用性引诱剂Y可以诱杀B的雄性个体,从而破坏B种群的________,导致________降低,从而减轻B的危害。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 C   
【考点】拉马克学说和自然选择学说,种间关系,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和措施   
解:【解答】A.由题意知,锁阳的叶退化,从小果白刺的根部获取营养物质,所以二者为寄生关系,A不符合题意;
B.由题意知,西北沙漠的生物多样性较低,故自我调节能力较差,由于环境比较恶劣,所以恢复力稳定性也较低,B不符合题意;
C.沙生植物可以固沙,使水土不流失,维持生态平衡,属于间接价值,C符合题意;
D.变异是不定向的,自然选择是定向的,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1)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概念: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
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而且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体现在:
抵抗力稳定性: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并使自身的结构和功能保持原状的生态系统能力的稳定性
恢复力稳定性:生态系统在受到外界干扰因素的破坏后恢复到原状的能力
①一般来说,自然原因对生态系统的干扰,我们谈到抵抗力稳定性,人为的原因对生态系统的干扰,我们会谈到恢复力稳定性(除自然森林大火)
②一般来说,生态系统中的组分越多,食物网越复杂,其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强,抵抗力稳定性越高,恢复力稳定性越差
③一般来说,在生态系统遭受到较大或彻底的破坏时,抵抗力越强的生态系统,恢复力越弱,但当遭受到相同的干扰时,抵抗力强的生态系统,恢复力也强。抵抗力与恢复力不一定成反相关,主要要看生态系统的气候条件
(2)潜在价值:目前人类不清楚的价值
间接价值:对生态系统起重要调节作用的价值(生态功能)
直接价值:对人类有食用、药用和工业原料等使用意义,以及有旅游观赏、科学研究和文学艺术创作等非实用意义的
2. A   
【考点】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群落的演替,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   
解:【解答】A、种群是生物繁殖的基本单位,所以是进化的基本单位,变异包括基因突变等,由于基因突变具有普遍性,所以个体的变异是普遍现象,A符合题意
B、初生演替是从没有土壤环境的地区演替起来,而退耕还林、退塘还湖、布设人工鱼礁等属于一开始就有土壤环境,所以属于次生演替,B不符合题意
C、重叠的越多,生物争抢资源的可能性越大,所以对资源的利用越不充分,C不符合题意
D、雄孔雀的开屏现象是种内关系,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1.演替: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
(1)初生演替:是指在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的地方发生的演替(沙丘,火山岩,冰川泥,水面)
(2)次生演替:是指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它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火灾后的草原,过量砍伐的森林,弃耕的农田)
(3)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的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
(4)自然演替的结果:生物种类越来越多,生态系统越来越稳定.
(5)演替不一定都到森林阶段,要与当地的气候相适应,主要是看温度和水分.
2.进化相关知识点:
①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
②可遗传的变异: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基因重组
③突变包括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
④突变的有害或有利不是绝对的,取决于生物的生存环境
⑥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⑦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3. C   
【考点】种群的特征,群落的结构特征,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解:【解答】根据表格数据可知浮水植物a对N的吸收能力最好,沉水植物c对P的吸收能力最好,所以应投放的两种植物是a和c。又需净化水体中含有较多的N、P,有利于植物a和c的生长,所以两种植物种群密度会增加。但不会改变能量流动方向,因为能量流动方向总是从低营养级流向高营养级,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能量流动的特点及原因分析
1.单向流动:能量流动是沿食物链进行的,食物链中各营养级之间的捕食关系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是不可逆的。各营养级通过呼吸作用所产生的热能不能被生物群落重复利用,因此能量流动无法循环。
2.逐级递减:各营养级生物都会因呼吸作用消耗大部分能量。各营养级的能量都会有一部分未被下一营养级生物所利用。
4. C   
【考点】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   
解:【解答】A、植物产生挥发性物质吸引其天敌来捕食昆虫,使昆虫数量减少,这体现了植物与昆虫之间通过信息传递调节种间关系,不符合题意;
B、植食性昆虫与植物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昆虫捕食植物,而植物出现了抗虫反应,这就是共同进化,不符合题意;
C、由于Bt56蛋白能抑制茉莉酸启动的抗虫反应,使烟粉虱数量迅速增长,如果Bt56基因表达被抑制,植物就能正常启动抗虫反应,烟粉虱数量增长缓慢,符合题意;
D、因为Bt56蛋白能抑制植物的抗虫反应,开发能水解Bt56蛋白的转基因植物可以使抗虫反应正常启动,从而抑制烟粉虱的数量增长,为控制烟粉虱提供有效的防治措施,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1)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①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作用。
②生物种群的繁衍,离不开信息的传递.
③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2)共同进化是指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通过漫长的共同进化过程,地球上不仅出现了千姿百态的物种,而且形成了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竞争、捕食和被捕食、寄生和被寄生以及有共生关系的种群,基本上也可看做是共同进化的关系。
(3)目前控制有害动物的方法有化学防治、生物防治和机械防治等。生物防治就是利用一种生物对付另外一种生物的方法,它利用了生物物种间的相互关系,以一种或一类生物抑制另一种或另一类生物。它的最大优点是不污染环境,是农药等非生物防治病虫害方法所不能比的,目前人们越来越倾向于利用对人类生存环境无污染的生物防治。
5. A   
【考点】生态系统的结构   
解:【解答】在只有牧草和羊两个营养级的夏季草原生态系统中,牧草个体数量远远大于羊的个体数量,所以以生物个体的数量来表示的数量金字塔为正金字塔形;在只有乔木、昆虫的森林生态系统中乔木个体大,个体数量少,昆虫个体小,个体数量多,数量金字塔应为倒金字塔形,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1)能量金字塔在任何食物链中均为正金字塔。
(2)数量金字塔一般呈正金字塔,但有特例:一棵大树,树上的昆虫的数量金字塔为倒金字塔。
(3)生物量金字塔一般呈正金字塔,但有特例:浮游植物个体小,寿命短,又不断被浮游动物吃掉,所以某一时间内浮游植物的生物量可能低于浮游动物的生物量,呈倒金字塔。
二、综合题
6. (1)生产者;二、三、四  
(2)大型真菌、跳虫;无机盐、CO2、H2O
(3)水平
(4)① ② ⑤
(5)c;a-b   
【考点】种群的特征,群落的结构特征,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解:【解答】(1)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可以通过光合作用,把太阳能固定在它们所制造的有机物中,太阳能变成化学能从而可以被生物所利用,因此生产者可以说是生态系统的基石,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杂食性鸟以草本植物等生产者为食的时候处于第二营养级,以蝗虫为食的时候处于第三营养级,以蜘蛛为食的时候处于第四营养级。
(2)生态系统的分解者能将动植物遗体残骸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所以图1中的以有机碎屑为食的大型真菌和跳虫属于分解者,它们可以将有机物分解成CO2、H2O和无机盐被生产者重新利用。
(3)乔木的遮挡程度不同,造成了光照强度的不同,而光照强度主要主要作用于地表生物,使得不同地段上分布的生物种类和数量有一定差异,体现了群落具有水平结构。
(4)种群特征包括数量特征和空间特征。种群的数量特征有: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性别比例、年龄组成。种群的空间特征即种群的空间分布,包括均匀分布、集群分布、随机分布。因此①②⑤属于东亚飞蝗种群的基本特征,而③④属于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
(5)乙粪便中的能量属于乙的摄入量,但是为乙没有消化、吸收的能量,因此不是乙的同化量而是甲同化的能量中流向分解者的一部分,故乙粪便中食物残渣的能量包含在c中。乙同化的能量一部分用于呼吸消耗,一部分用于自身生长、发育、繁殖,图中a为乙的同化量,b为乙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所以乙用于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为a-b。
故答案为:(1)生产者    . 二、三、四  ; (2)大型真菌、跳虫   . 无机盐、CO2、H2O ; (3)水平 ; (4)①②⑤ ; (5) c   a-b
【分析】图1为某生态系统的部分生物关系图,其中草本植物、乔木为生产者,蝗虫、蜘蛛、杂食性鸟为消费者,大型真菌、跳虫为分解者。图2是生态系统中某两个营养级的能量流动示意图,a表示乙的同化量,e、b分别表示甲、乙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c、d分别表示甲、乙流向分解者的能量。一般来说,流入某一营养级的一定量的能量在足够长的时间内的去路可以有三条:(1)自身呼吸消耗(2)流入下一营养级(3)被分解者分解。
(2)生态系统的结构:①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阳光、热能、水、空气、无机盐等。②生产者:自养生物,主要是绿色植物。③消费者:动物,包括植食性动物、肉食性动物、杂食性动物和寄生动物等。④分解者:能将动植物遗体残骸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主要是细菌和真菌。
(3)消费者等级与营养等级的区别:消费者等级始终以初级消费者为第一等级,而营养等级则以生产者为第一等级(初级消费者为第二营养级,次级消费者为第三营养级);同一种生物在食物网中可以处在不同的营养等级和不同的消费者等级;同一种生物在同一食物链中只能有一个营养等级和一个消费者等级,且两者仅相差一个等级。
(4)群落的空间结构:
a 垂直结构:在垂直方向上,群落具有明显分层现象。
b 水平结构:在水平方向上,因地形起伏 光照明暗 湿度大小等因素使不同地段分布不同种群,种群的密度也有差别。
(5)种群的基本特征:
(6)某一营养级能量的来源去向:

7. (1)人工乔木林;人工灌木林;互利共生
(2)间接
(3)围封禁牧
(4)强   
【考点】种间关系,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和措施   
解:【解答】(1)根据表格数据分析可知,人工乔木林样地土壤含水量增加为1.37,比其他样地多。人工灌木林样地土壤全氮增加量为0.42,比其他样地多,故土壤含水量增加最明显的是人工乔木林样地。土壤全氮增加最明显的是人工灌木林样地。豆科作物和固氮菌的共生时,既有利于豆科,因为固氮菌能为豆科提供营养元素,又有利于固氮菌,因为豆科作为能为固氮菌提供养料,豆科植物与根瘤菌这关系称为互利共生。
(2)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是指生态系统对自然环境起到重要调节作用的价值,如森林和草地对水土的保持作用,湿地蓄洪防旱,涵养水源,调节气候,提供氧气吸收二氧化碳,保护生物多样性等等作用  , 这三种恢复措施均可改良土壤,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3)因为在半干旱地区,节肢动物是物种最丰富和数量最多的类群,节肢动物的多样性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据表可知在三种恢复措施中禁牧草地的节肢动物多样性指数最高,因此在三种恢复措施中禁牧草地更适宜于中温带半干旱区。
(4)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取决于生态系统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强。草原生态系统比农田生态系统的物种多样性更高,营养结构更复杂,因此其自我调节能力更强。
故答案为:(1)人工乔木林     人工灌木林    互利共生  ;(2) 间接  ;(3)围封禁牧 ;(4)强
【分析】(1)表格数据显示了在不同样地中调查土壤含水量、土壤全氮、草本植物种数、节肢动物个体数及节肢动物多样性指数的结果。分析数据可知,对照组的各类数据均最低;禁牧草地的节肢动物多样性指数最高;人工灌木林中土壤全氮含量最高和草本植物种数最多;人工乔木林中土壤含水量最高和节肢动物个体数最多。
(2)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①食用、药用、文学艺术创作——直接价值。
②调节气候、涵养水源——间接价值。
③未发现尚不清楚的价值——潜在价值。
(3)几种常见的生态系统类型
①热带雨林:动植物种类繁多,营养结构非常复杂。
②草原生态系统:生物种类、营养结构较森林简单。
③农田生态系统:生物种类单一、营养结构简单,人的作用非常突出.
④北极苔原生态系统:动植物种类稀少,营养结构简单,生产者主要是地衣。
8. (1)太阳能;初级消费者、分解者
(2)生产者净光合作用的放氧量;生产者光合作用的总放氧量;生产者呼吸作用的耗氧量   
【考点】生态系统的结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区别与联系,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解:【解答】(1)在森林生态系统中,生产者主要是绿色植物,绿色植物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将能量引入生物群落。生产者固定的能量一部分可以通过初级消费者的摄食直接流入初级消费者,一部分储存在残枝败叶或遗体里的能量可以直接流向分解者,还有一部分能量可以通过生产者的细胞呼吸进入无机环境。
(2)甲水样不透光其中的浮游植物只能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气,所以A与B的差值表示这段时间内生产者呼吸作用的耗氧量;乙水样透光其中的浮游植物即可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又可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气,所以C与A的差值表示这段时间内生产者净光合作用的放氧量;则C与B的差值表示这段时间内生产者净光合作用的放氧量与呼吸作用的耗氧量之和,即生产者光合作用的总放氧量。
故答案为:(1)太阳能  初级消费者、分解者。(2)生产者净光合作用的放氧量;生产者光合作用的总放氧量;生产者呼吸作用的耗氧量。
9. (1)果树→A→C;C
(2)两种或两种以上生物相互争夺相同的资源和空间而表现出来的相互抑制现象
(3)化学信息;性别比例;种群密度   
【考点】种间关系,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   
解:【解答】(1)由题意“包含害虫A的一条食物链”和“果园中的鸟(C)可以捕食这两种害虫”以及食物链的开端是生产者,可得食物链为:果树→A→C。根据食物链可知第三营养级为C。
(2)种间竞争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生物相互争夺相同的资源和空间而表现出来的相互抑制,竞争现象。
(3)性引诱剂属于化学信息,性引诱剂诱杀B的雄性个体,将导致B种群的性别比例失衡,进而导致出生率下降,导致种群密度降低。
故答案为:(1)果树→A→C  C (2)种间竞争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生物相互争夺相同的资源和空间而表现出来的相互抑制现象  (3)化学信息  性别比例  种群密度
【分析】(1)食物链的写法
① 以箭头、文字形式写出。
② 一条完整的食物链必须由生产者开始 ,到最高营养级结束。
③由生产者和消费者组成,无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④营养级和消费级的级别相差1。
特别注意:①食物链(捕食链)由生产者和各级消费者组成,是通过吃与被吃建立起的营养联系,所以分解者不能参与食物链。食物链一般不会超过5个营养级。
②食物链中的营养级是从食物链的起点(生产者)数起的,即生产者永远是第一营养级,消费者是从第二营养级(即植食性动物)开始的。
③在食物网中计算食物链的条数,一定是从生产者开始一直到最高营养级为止,中间不能断开。
(2)巧判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类型:
①涉及声音、颜色、植物形状、磁力、温度、湿度这些信号,通过动物感觉器官如皮肤、耳朵、眼或植物光敏色素、叶、芽等感觉上述信息,则判断为物理信息。
②若涉及化学物质挥发性(如性外激素等)这一特点,则判断为化学信息。
③凡涉及“肢体语言”者均属行为信息。
④若在影响视线的环境中(如深山密林),生物间多依靠“声音”这种物理形式传递信息。
⑤若在噪音嘈杂的环境(如洪水瀑布旁),生物多以“肢体语言”这种“行为”信息交流。
(3)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①提高农产品或畜产品的产量
利用模拟的动物信息吸引大量的传粉动物,可以提高果树的传粉效率和结实率。
②对有害动物进行控制
释放引诱剂,吸引益鸟来捕捉害虫;释放某种化学物质,驱赶有害昆虫;在果园里养鸡,利用物理信息或化学信息将害虫吸引集中到一个地方,让鸡捕食等。



本专题及其他专题word文档(含图片)下载:
2019年高考生物真题分类汇编专题

因考虑版权因素,本站的一些资料可能将不对外公开下载地址。个别需要下载的生物教师同行,可加入下面的QQ群,索取时请提供相关帖子链接。

高中生物教学QQ交流群:365330776(该群仅接受高中生物教师,加群口令:生物教学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QQ|生物教学网 ( 蜀ICP备11022024号|川公网安备 51012402000289号 )

GMT+8, 2024-4-20 11:36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