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本站已关闭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77|回复: 0

专题06 生物的变异与进化-2019年高考真题和模拟题分项汇编生物

[复制链接]

1531

主题

368

回帖

8849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8849
发表于 2019-12-3 06: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专题06  生物的变异和进化

1.(2019天津卷·6)囊鼠的体毛深色(D)对浅色(d)为显性,若毛色与环境差异大则易被天敌捕食。调查不同区域囊鼠深色表现型频率,检测并计算基因频率,结果如图。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深色囊鼠与浅色囊鼠在不同区域的分布现状受自然选择影响
B.与浅色岩P区相比,深色熔岩床区囊鼠的杂合体频率低
C.浅色岩Q区的深色囊鼠的基因型为DD、Dd
D.与浅色岩Q区相比,浅色岩P区囊鼠的隐性纯合体频率高
【答案】B
【解析】据图分析可知,深色囊鼠在深色熔岩床区表现型频率高,而在浅色岩P区和浅色岩Q区频率较低,因此,深色囊鼠与浅色囊鼠在不同区域的分布现状受自然选择影响,A正确;浅色岩P区,囊鼠的杂合体频率(Dd)=2×0.1×0.9=0.18,而深色熔岩床区囊鼠的杂合体(Dd)频率=2×0.7×0.3=0.42,与浅色岩P相比,深色熔岩床区囊鼠的杂合体频率高,B错误;囊鼠的体毛深色(D)对浅色(d)为显性,因此,浅色岩Q区的深色囊鼠的基因型为DD、Dd,C正确;浅色岩Q区隐性纯合体(dd)的频率=0.7×0.7=0.49,而浅色岩P区囊鼠的隐性纯合体(dd)的频率=0.9×0.9=0.81,因此,与浅色岩Q区相比,浅色岩P区囊鼠的隐性纯合体频率高,D正确;因此,本题答案选B。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 明确基因频率的计算方法,在一个自由交配的种群中,基因A、a的频率分别为P(A)、P(a),则基因型AA、Aa、aa的频率为:P(AA)=P(A)2,P(aa)=P(a)2,P(Aa)=2P(A)×P(a)。

2.(2019江苏卷·4)下列关于生物变异与育种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基因重组只是基因间的重新组合,不会导致生物性状变异
B.基因突变使DNA序列发生的变化,都能引起生物性状变异
C.弱小且高度不育的单倍体植株,进行加倍处理后可用于育种
D.多倍体植株染色体组数加倍,产生的配子数加倍,有利于育种
【答案】C
【解析】基因重组是在有性生殖的过程,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重新组合,会导致后代性状发生改变,A错误;基因突变会导致DNA的碱基序列发生改变,但由于密码子的简并性等原因,基因突变不一定会导致生物体性状发生改变,B错误;二倍体花药离体培养获得的单倍体高度不孕,但是用秋水仙素处理后使得其染色体数目加倍,为可育的二倍体,且肯定是纯种,C正确;多倍体的染色体组数如果奇倍数的增加(如三倍体),其后代遗传会严重的不平衡,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同源染色体联会紊乱,不能形成正常的配子,因此不利于育种,D错误。

3.(2019江苏卷·18)人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是基因突变造成的,血红蛋白β链第6个氨基酸的密码子由GAG变为GUG,导致编码的谷氨酸被置换为缬氨酸。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该突变改变了DNA碱基对内的氢键数
B.该突变引起了血红蛋白β链结构的改变
C.在缺氧情况下患者的红细胞易破裂
D.该病不属于染色体异常遗传病
【答案】A
【解析】人的镰刀型贫血症的发病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突变,由于血红蛋白基因中碱基对替换造成的蛋白质结构异常,患者的红细胞呈镰刀型,容易破裂,使人患溶血性贫血,严重时会导致死亡。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是由于血红蛋白基因中T—A碱基对被替换成A—T,A—T碱基对和C—G碱基对的数目均不变,故氢键数目不变,A错误;血红蛋白基因中碱基对的替换造成基因结构改变,进而导致血红蛋白结构异常,B正确;患者的红细胞呈镰刀型,容易破裂,使人患溶血性贫血,C正确;镰刀型贫血症属于单基因遗传病,不属于染色体异常遗传病,D正确。故选A。

4.(2019·广东省名校联考)某炭疽杆菌的A基因含有A1~A6 6个小段,某生物学家分离出此细菌A基因的2个缺失突变株K (缺失A2、A3)、L (缺失A3、A4、A5、A6)。将一未知的点突变株X与突变株L共同培养,可以得到转化出来的野生型细菌(即6个小段都不缺失)。若将X与 K共同培养,得到转化的细菌都为非野生型。由此可判断X的点突变最可能位于A基因的
A.A2小段
B.A3小段
C.A4小段
D.A5小段
【答案】A
【解析】从题干的信息可看出突变株L缺失A3、A4、A5、A6小段,但具有A1、A2小段,其与点突变株X共同培养后,可以得到转化出来的野生型细菌,那么点突变株X应具有A3、A4、A5、A6小段,所以未知的点突变可能位于A1、A2小段。突变株K缺失A2、A3小段,其与点突变株X共同培养后,得到转化的细菌都是非野生型,而只有当该点突变位于突变株K的缺失小段上时才能得到上述结果,因此点突变株X的点突变最可能位于A基因的A2小段,故选A。

5.(2019·宁夏石嘴山市模拟)2017年7月,“太空灵芝”落地福州仙芝楼,填补了我国医用真菌空间育种的空白。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太空环境定向诱导后,可筛选出人们需要的性状
B.太空环境作用下,“太空灵芝”成为一种新的物种
C.在菌株培育和选择过程中,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改变
D.太空环境作用下,灵芝菌株只可能发生基因突变
【答案】C
【解析】太空育种的原理是基因突变,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A错误;太空育种主要利用了基因突变的原理,基因突变可以产生新的基因,根据题干信息不能断定“太空灵芝”为新物种,B错误;在菌株培育和选择过程中,由于不利的变异被淘汰,有利的变异逐渐积累,会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改变,C正确;太空育种主要是通过真空、微重力和大量宇宙射线的强辐射等太空综合环境因素诱发灵芝菌株基因突变,而灵芝为真核生物,也可以使灵芝菌株发生染色体变异,D错误;故选C。

6.(2019·湖北省宜昌市模拟)下列与遗传变异有关的认识,正确的是
A.位于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的基因控制同一种性状
B.隐性性状是指生物体不能表现出来的性状
C.某生物的测交后代只有两种表现型且比例为1:1,则此生物一定含有一对等位基因
D.用生长素处理二倍体番茄未受精的雌蕊柱头,能得到四倍体无子番茄
【答案】A
【解析】位于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的基因是等位基因或相同基因,控制的是同一种性状,A正确;隐性性状是指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F1未表现出来的性状,B错误;某生物的测交后代中只有两种表现型且比例为1:1,说明该生物能够产生两种配子,但是该性状不一定只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也可能由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多对等位基因控制,C错误;用生长素处理二倍体番茄未受精的雌蕊柱头,能得到的无子番茄仍然是二倍体,D错误。

7.(2019·河南省洛阳市三模)下列关于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A.非同源染色体互换部分片段会引起细胞内基因重组,基因的种类也会改变
B.21三体综合征患者的体细胞中有三个染色体组
C.染色体变异中的倒位会使染色体上的基因排列顺序发生改变
D.单倍体生物的体细胞中都没有同源染色体,因而不具有可育性
【答案】C
【解析】非同源染色体互换部分片段会引起细胞内基因重组,但基因的种类不会改变,A错误;21三体综合征患者的体细胞中有2个染色体组,但第21号染色体含有3条染色体,B错误;染色体变异中的倒位会使染色体上的基因排列顺序发生改变,C正确;单倍体生物的体细胞中可能含有同源染色体,如六倍体小麦形成的单倍体中含有同源染色体,D错误。故选C。

8.(2019·广东省深圳市模拟)下列关于变异和进化的叙述中,描述最准确的一项是
A.在胡萝卜组织培养过程中,会同时发生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B.自然选择通过直接作用于控制有利性状的基因从而保留有利性状
C.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进化的实质就是种群基因型频率的改变
D.皮肤生发层细胞中两姐妹染色单体携带A和a基因,原因是发生了基因突变
【答案】D
【解析】在胡萝卜组织培养过程中,会发生基因突变,不能发生基因重组(因为不能进行减数分裂),A错误;自然选择通过直接作用于表现型对生物性状进行选择,B错误;生物进化的实质就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C错误;皮肤生发层细胞中只能进行有丝分裂,两姐妹染色单体携带A和a基因,原因一定是发生了基因突变,D正确。故选D。

9.(2019·广东省普宁市模拟)最新《自然》载文:科研人员从一种溶杆菌属的细菌中提取一种新型抗生素(Ljrsocin E),它能对抗常见抗生素无法对付的超级细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药性变异来源于突变或基因重组
B.按现代进化理论解释超级细菌形成的实质是自然选择使耐药性变异定向积累的结果
C.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这一超级细菌的形成意味着该种群一定发生了进化
D.施用新型抗生素(Ljrsocin E)会使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种群灭绝
【答案】C
【解析】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属于原核生物,不进行减数分裂,其可遗传变异不会来自基因重组,A项错误;现代进化理论在分子水平上解释生物的进化,按现代进化理论解释,超级细菌形成的实质是自然选择使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变化,B项错误;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这一超级细菌的形成伴随着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意味着该种群一定发生了进化,C项正确;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种群中存在着抗新型抗生素的个体差异,施用新型抗生素(Ljrsocin E)不会使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种群灭绝,D项错误。

10.(山东省潍坊市二模)下列有关生物变异和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A.基因型为Aa的个体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与基因重组无关
B.原核生物的可遗传变异只能来源于基因突变
C.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
D.三倍体无子西瓜的培育过程说明,二倍体西瓜和四倍体西瓜存在生殖隔离
【答案】B
【解析】基因型为Aa的个体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与基因重组无关,与等位基因Aa的分离有关,A正确;原核生物的可遗传变异能来源于基因突变,也可以来源于基因工程的基因重组,B错误;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C正确;三倍体无子西瓜的培育过程说明,二倍体西瓜和四倍体西瓜存在生殖隔离,D正确。故选B。

11.(2019·东北三省四市教研联考)下列关于生物变异和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非同源染色体之间的交换属于交叉互换
B.等位基因之间可以存在碱基数目和排列顺序的不同
C.用六倍体小麦花粉离体培养得到的三倍体在减数分裂时联会紊乱
D.基因频率改变的三个基本环节是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和隔离
【答案】B
【解析】非同源染色体之间的交换一般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A错误;等位基因是基因突变的结果,而基因突变有碱基对的增添、缺失及替换,故其碱基数目和排列顺序有所不同,B正确;用六倍体小麦花粉离体培养得到的是单倍体植株,故C表述错误;物种形成的三个环节才是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和隔离,D错误;综上所述,选B项。

12.(2019·辽宁省葫芦岛模拟)下列关于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双亲生了一个白化病的孩子是基因重组的结果
B.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常导致染色体结构变异
C.培育中国黑白花牛与转基因棉花的变异都属于基因重组
D.基因突变指的是基因的种类数目和排列顺序发生改变
【答案】C
【解析】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双亲生了一个白化病的孩子是由于含有白化基因的雌雄配子结合引起的,而基因重组是指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重新组合,A错误;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常导致基因重组,B错误;培育中国黑白花牛是杂交育种,转基因棉花利用了体外DNA重组技术,都属于基因重组,C正确;基因突变是基因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不改变基因的数目和排列顺序,D错误。

13.(2019·安徽省名校联考)下列有关生物变异的叙述,错误的是
A.格里菲思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R型菌转化为S型菌属于基因重组
B.性染色体组成为XXY个体的产生可能与其父本减数第二次分裂异常有关
C.基因中的个别碱基对的替换可能不影响其表达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
D.六倍体植株与二倍体植株杂交产生四倍体植株属于染色体数目变异
【答案】B
【解析】格里菲思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R型菌转化为S型菌,属于基因重组,A正确;性染色体组成为XXY个体的产生与其父本减数第一次分裂异常或母本减数第一次分裂或母本减数第二次分裂异常有关,B错误;基因中个别碱基对的替换,由于一个氨基酸可以由多个密码子决定,翻译形成相同的氨基酸,则可能不影响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C正确;六倍体植株与二倍体植株杂交产生四倍体植株属于染色体数目变异,D正确。

14.(2019·四川乐山市模拟)变异在自然界是普遍存在的,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原材料,如果没有变异,生物就不可能进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生活的环境条件,决定了生物产生的变异性状类型
B.染色体变异对新物种的形成没有意义,因为后代往往不育
C.生物基因突变的发生,一定是受到外来因素的影响和干扰
D.基因重组是生物最丰富的变异来源,对生物进化有重要意义
【答案】D
【解析】环境影响生物的性状,仅仅是由于环境因素的影响造成的,并没有引起生物体内的遗传物质的变化,因而不能够遗传下去,属于不遗传的变异,A错误;染色体变异包括染色体数目变异和染色体结构变异。染色体变异产生的后代不一定都是不可育的,B错误;基因突变具有随机性表现在基因突变可以发生在生物体发育的任何时期;没有外来因素影响时,DNA分子复制时也会偶尔发生错误,发生基因突变,C错误;基因重组是生物最丰富的变异来源,对生物进化有重要意义,D正确。

15.(2019·安徽省六安模拟)下列关于生物变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自然状态下突变是不定向的,人为诱变下可以是定向的
B.四分体的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的交叉互换属于基因重组
C.基因重组能产生新的基因型,而基因突变不可以
D.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均可使某染色体上出现不曾有过的基因。
【答案】D
【解析】自然状态下突变是不定向的,人为诱变能提高突变频率,但也是不定向的,A错误;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的交叉互换属于基因重组,B错误;基因重组能产生新的基因型但不能产生新的基因,而基因突变能产生新的基因,进而产生新的基因型,C错误;基因突变可以产生新的基因,基因重组若是四分体的交叉互换也可使某染色体上出现不曾有过的基因,D正确。

16.(2019·安徽省皖南八校联考)公司对即将上市的家蝇杀虫剂产品做预期调查,下表是对某市不同地区家蝇种群的敏感性和抗(杀虫剂)性基因型频率调查的结果。已知家蝇的敏感性和抗性由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且神经细胞膜上某通道蛋白中的一个亮氨酸替换为苯丙氨酸时出现抗药性。
家蝇种群来源 敏感型纯合子(%) 抗性杂合子(%)
甲地区 78 20
乙地区 64 32
丙地区 84 15
根据以上信息,不能得出
A.甲地区家蝇种群中抗性基因频率比丙地区高
B.由于自然选择作用,丙地区敏感性基因的基因频率较高
C.家蝇抗药性出现的根本原因可能是基因碱基对的替换
D.乙地区抗性基因突变率最高,使用该产品预期效果不如其他两地
【答案】D
【解析】根据题意可知,抗性果蝇是杂合子,因此抗杀虫剂是显性性状,不抗杀虫剂是隐性性状,设抗性基因是A,其等位基因为a,根据题意可知,甲地区aa=78%,Aa=20%,AA=2%,因此,甲地区的A基因频率=2%+20%×1/2=12%,a基因频率=1-12%=88%;乙地区aa=64%,Aa=32%,AA=4%,因此,乙地区A基因频率=4%+32%×1/2=20%,a基因频率=1-20%=80%;丙地区aa=84%,Aa=15%,AA=1%,因此,丙地区A基因频率=1%+15%×1/2=8.5%,a基因频率=1-8.5%=91.5%。甲地区抗性基因频率=2%+20%×1/2=12%,丙地区抗性基因频率=1%+15%×1/2=8.5%,因此,甲地区家蝇种群中抗性基因频率比丙地区高,A正确;乙地区抗性基因频率=4%+32%×1/2=20%,因此,丙地区抗性基因频率最低,则敏感性基因频率最高,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B正确;亮氨酸替换为苯丙氨酸,氨基酸数目没改变,氨基酸的改变应该是由碱基对替换引起的,C正确;乙地区抗性基因频率最高,但不代表突变率最高,D错误;因此,本题答案选D。


本专题及其他专题的解析版及试卷版(含图片)word文档下载:
2019年高考生物真题和模拟题分项汇编



因考虑版权因素,本站的一些资料可能将不对外公开下载地址。个别需要下载的生物教师同行,可加入下面的QQ群,索取时请提供相关帖子链接。

高中生物教学QQ交流群:365330776(该群仅接受高中生物教师,加群口令:生物教学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QQ|生物教学网 ( 蜀ICP备11022024号|川公网安备 51012402000289号 )

GMT+8, 2024-5-5 03:08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