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本站已关闭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07|回复: 0

[打包资源] 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芜湖市中学教学质量统测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复制链接]

1531

主题

368

回帖

8849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8849
发表于 2023-12-14 23: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芜湖市中学教学质量统测
高一年级生物试题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00分钟。
2.本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试题卷”共8页,“答题卷”共2页。
3.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是无效的。
4.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卷”交回。

一、选择题(1-30题每题1分,31-40题每题2分,共50分)

1. 下列事实或证据不支持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的是(    )
A. 草履虫是单细胞生物,能进行运动和分裂
B. 人体发育离不开细胞的分裂和分化
C. 离体叶绿体在一定条件下能释放氧气
D. 用手抓握物体需要一系列神经细胞和肌肉细胞的协调配合
【答案】C
【解析】
【分析】除病毒外,所有的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生物体进行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详解】A、草履虫是单细胞生物,能进行运动和分裂,能够支持“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的观点,不符合题意,A错误;
B、人作为多细胞生物,其发育离不开细胞的分裂和分化,说明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支持“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不符合题意,B错误;
C、叶绿体不是细胞,因此“离体的叶绿体在一定的条件下能释放氧气”不支持“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的观点,符合题意,C正确;
D、多细胞生物体的细胞间相互协调和配合,共同完成各项生命活动。因此,用手抓握物体需要一系列神经细胞和肌肉细胞的协调配合能够支持“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不符合题意,D错误。
故选C。

2. 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通过对部分动植物组织的观察,发现这些组织都是由细胞构成的。他们进行了理论概括,从而提出了细胞学说。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他们通过完全归纳法总结出“动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的结论
B. “所有的细胞都来源于先前存在的细胞”揭示了每个细胞都凝聚着漫长的进化史
C. 细胞学说推动生物学的研究进入组织水平
D. 细胞学说揭示了动物和植物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答案】B
【解析】
【分析】细胞学说是由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提出的,其内容为:(1)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的产物所构成。(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3)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详解】A、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通过对部分动植物组织的观察,发现这些组织都是由细胞构成的。他们进行了理论概括,从而提出了细胞学说,这是不完全归纳法,A错误;
B、“所有的细胞都来源于先前存在的细胞”揭示了每个细胞都凝聚着漫长的进化史,B正确;
C、细胞学说推动生物学的研究进入细胞水平,C错误;
D、细胞学说指出: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的产物所构成,揭示了动物和植物的统一性,没有阐明多样性,D错误。
故选B。

3. 下列生物的细胞中,均无核膜的一组是(    )
A. 蓝细菌和眼虫 B. 衣藻和支原体
C. 蓝细菌和大肠杆菌 D. 变形虫和酵母菌
【答案】C
【解析】
【分析】常考的真核生物:绿藻、水绵、衣藻、真菌(如酵母菌、霉菌、蘑菇)、原生动物(如草履虫、变形虫)及动、植物;
常考的原核生物:蓝细菌、细菌(如乳酸菌、硝化细菌、大肠杆菌、肺炎双球菌等)、支原体、衣原体、放线菌。
【详解】ABD、眼虫、衣藻、变形虫和酵母菌都是真核生物,都含有核膜,ABD错误。
C、蓝细菌和大肠杆菌都是原核生物,没有核膜,C正确。
故选C。

4. 显微镜下观察同一装片获得了下图两个视野。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视野较暗,细胞数目较少的是②
B. 由②转换到①时通常需要使用大光圈、凹面反光镜
C. 转动遮光器可以给显微镜换上不同放大倍数的物镜
D. 若选用目镜10×和物镜40×的组合观察,观察到的细胞面积是实际面积的400倍
【答案】A
【解析】
【分析】1、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少,视野暗,物像离装片的距离越近。
2、据图分析,①到②,相当于低倍镜换上高倍镜。
【详解】A、②的物像大,说明处于高倍镜下,视野较暗,细胞数目较少,A正确;
B、由②转换到①是由高倍镜转到低倍镜,视野变亮,所以需要使用小光圈,平面反光镜,使视野变暗,B错误;
C、转动转换器可以给显微镜换上不同放大倍数的物镜,C错误;
D、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将视野的长度和宽度都放大相应的倍数,所以若选用目镜10×和物镜40×的组合观察,观察到的细胞面积是实际面积的(10×40)2=160000倍,D错误。
故选A。

5. 研究表明,溶液浓度升高,冰点降低。“霜打”后的青菜格外“甜”。这是为什么呢?下列关于霜打青菜分析错误的是(    )
A. 霜打后的青菜结合水增多,青菜的抗寒能力提升
B. 霜打后的青菜多糖水解,细胞内溶液浓度升高,冰点降低
C. 霜打后的青菜细胞中自由水和结合水的比值上升
D. 霜打前后青菜细胞中糖类物质含量有变化,且各种糖类物质甜度有差异
【答案】C
【解析】
【分析】细胞内水以自由水和结合水的形式存在,自由水是良好的溶剂,是许多化学反应的介质,自由水还参与许多化学反应,自由水对于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的运输具有重要作用;结合水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越大,细胞代谢越旺盛,抗逆性越差,反之亦然。
【详解】A、低温来临,自由水转化为结合水,增强其抗寒能力,故“霜打”后的青菜细胞内结合水增多,抗寒能力增强,A正确;
B、青菜细胞内多糖水解为单糖,可以提高细胞液浓度,自由水减少,冰点降低,提高青菜的抗寒能力,B正确;
C、霜打后的青菜细胞中一部分自由水转化为结合水,细胞中自由水含量下降,细胞中自由水和结合水的比值下降,C错误;
D、霜打后的青菜多糖水解为单糖,一般多糖没有甜味,霜打后的青菜中的二糖和单糖增多,各种糖类物质甜度有差异,D正确。
故选C。

6. 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中,中国企业成为大赛最大饮料赞助商,各种功能性饮料可为运动员补充水、能量、无机盐等营养。下列有关无机盐叙述正确的是(    )
A. 无机盐在细胞中大多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含量少,作用小
B. 缺锌会导致儿童发育缓慢并影响大脑的发育,可见无机盐对于维持正常生命活动必不可少
C. 植物叶肉细胞缺Mg时,会影响所有色素的形成,从而患上黄叶病
D. 医生用0.09%的NaCl溶液作为生理盐水,可见无机盐对维持细胞渗透压非常重要
【答案】B
【解析】
【分析】无机盐主要以离子的形式存在,其生理作用有:(1)细胞中某些复杂化合物的重要组成成分,如Fe2+是血红蛋白的必要成分;Mg2+是叶绿素的必要成分。(2)维持细胞的生命活动,如Ca2+可调节肌肉收缩和血液凝固,血钙过高会造成肌无力,血钙过低会引起抽搐。(3)维持细胞的酸碱平衡和细胞的形态。
【详解】A、无机盐在细胞中大多以离子的形式存在,虽然含量少,但却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A错误;
B、缺锌会导致儿童发育缓慢并影响大脑的发育,可见无机盐可以维持正常生命活动 ,B正确;
C、Mg2+是叶绿素的必要成分,植物叶肉细胞缺Mg时,会影响叶绿素的形成,但并不会影响所有的色素形成,C错误;
D、医生用0.9%的NaCl溶液作为生理盐水,可见无机盐对维持细胞渗透压非常重要,D错误。
故选B。

7. 细胞中有些物质具有颜色,有些物质可以与某些化学试剂产生颜色反应,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麦芽糖可与斐林试剂反应,可生成砖红色沉淀
B. 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反应产生灰绿色反应
C. 细胞中的脂肪颗粒可以被苏丹Ⅲ染液染成橘黄色
D. 绿叶的颜色与细胞中叶绿素的颜色和含量有关
【答案】B
【解析】
【分析】生物组织中化合物的鉴定:
(1)斐林试剂可用于鉴定还原糖,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溶液的颜色变化为砖红色(沉淀),斐林试剂只能检验生物组织中还原糖(如葡萄糖、麦芽糖、果糖)存在与否,而不能鉴定非还原性糖(如淀粉)。
(2)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
(3)脂肪可用苏丹Ⅲ染液鉴定,呈橘黄色。
(4)淀粉遇碘液变蓝。
【详解】A、麦芽糖属于可溶性还原糖,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麦芽糖能与斐林试剂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A正确;
B、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反应产生紫色反应,B错误;
C、脂肪可用苏丹Ⅲ染液鉴定,呈橘黄色,因此细胞中的脂肪颗粒可以被苏丹Ⅲ染液染成橘黄色,C正确;
D、叶绿体中的叶绿素呈现绿色,绿叶的颜色与细胞中叶绿素的颜色和含量有关,D正确。
故选B。

8. 下列证明钾盐是植物生长所必需的实验方案中,属于实验组的是(  )
A. 以土壤为基质盆栽,浇缺少钾盐的“完全营养液”
B. 以土壤为基质盆栽,浇“完全营养液”
C. 不用基质,只用缺少钾盐的“完全营养液”
D. 不用基质,只用“完全营养液”
【答案】C
【解析】
【分析】验证X元素是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的实验设计思路是缺乏X元素,植物无法正常生长,加入X元素,植物能正常生长,实验的自变量是植物生活的环境是否含有该矿质元素,其他矿质元素的种类、浓度属于无关变量,无关变量应保持一致且适宜。
【详解】A、土壤中含有多种矿质元素,其中可能含有X元素,A错误;
B、土壤中含有多种矿质元素,不能以土壤为基质盆栽,影响实验结果,B错误;
C、只用缺少元素X的“完全营养液”,不用基质作为实验组,有利于控制变量,C正确;
D、不用基质,只用完全营养液,可以作为对照,D错误。
故选C。

9. 细胞中糖类不具有的功能是(    )
A. 储存能量 B. 构成细胞膜成分
C. 构成细胞壁成分 D. 携带遗传信息
【答案】D
【解析】
【分析】①细胞中的糖类大致可以分为单糖、二糖、多糖等几类。淀粉、纤维素和糖原均属于多糖,其中纤维素是构成植物细胞的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淀粉是植物细胞中储能物质,糖原是动物细胞中储能物质。②核酸是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③在细胞膜的外表面有一层糖蛋白,由细胞膜上的蛋白质与糖类结合形成。
【详解】A、糖类中的淀粉和糖原分别是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储存能量的物质,A不符合题意;
B、在细胞外的外表面有糖蛋白,糖蛋白是由细胞膜上的蛋白质与糖类结合而成的,故细胞中糖类可构成细胞膜成分,B不符合题意;
C、糖类中的纤维素是构成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C不符合题意;   
D、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是核酸,D符合题意。
故选D。

10. 下列关于脂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脂质是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必不可少的
B. 胆固醇在人体内可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
C. 所有脂质都不参与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D. 维生素D对人体的骨骼发育有重要影响
【答案】C
【解析】
【分析】脂质包括脂肪、磷脂、和固醇。脂肪是生物体内的储能物质,除此以外,脂肪还有保温、缓冲、减压的作用;磷脂是构成包括细胞膜在内的膜物质重要成分;固醇类物质主要包括胆固醇、性激素、维生素D等,胆固醇是构成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在人体内还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性激素能促进人和动物生殖器官的发育及生殖细胞的形成;维生素D能有效地促进人和动物肠道对钙和磷的吸收。
【详解】A、磷脂是构成包括细胞膜在内的膜物质重要成分,故脂质是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必不可少的,A正确;
B、胆固醇是构成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在人体内还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B正确;
C、脂质类激素可参与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如性激素,C错误;
D、维生素D能有效地促进人和动物肠道对钙和磷的吸收,对人体的骨骼发育有重要影响,D正确。
故选C。

11. 下列关于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蛋白质分子都含有C、H、O、N四种元素
B. 煮熟后的蛋白质会变性,不利于人体消化
C. 活细胞中一定含有具有催化功能的蛋白质
D. 细胞中有的蛋白质可以在细胞外发挥作用
【答案】B
【解析】
【分析】1、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至少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
2、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有的蛋白质是细胞和生物体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有的蛋白质具有催化功能,如大多数酶是蛋白质;有的蛋白质具有运输功能,如血红蛋白和载体蛋白;有的蛋白质具有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传递、调节机体生命活动的功能,如蛋白质类的激素;有的蛋白质具有免疫功能,如抗体等。
【详解】A、蛋白质分子都含有C、H、O、N四种元素,有的还含有S等元素,A正确;
B、蛋白质发生热变性后其空间结构变得松散,更利于人体消化吸收,B错误;
C、大部分酶的本质是蛋白质,蛋白质都具有催化功能,活细胞中都含有酶,因此活细胞中一定含有具有催化功能的蛋白质,C正确;
D、在适宜的条件下,酶既可以在细胞内发挥作用,也可以在细胞外发挥作用,D正确。
故选B。

12. 如图所示为某多肽化合物的示意图。下列有关该化合物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该多肽由3种氨基酸脱水缩合而成
B. ③⑤⑦的形成过程都要脱掉水分子
C. 该多肽游离的羧基多于游离的氨基
D. 该多肽彻底水解需消耗4个水分子
【答案】D
【解析】
【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示为某多肽化合物的示意图,其中①是氨基(-NH2);②、④、⑥和⑧表示R基团;③⑤⑦是肽键;⑨是羧基(-COOH)。
【详解】A、由图可知,②、④⑥和⑧表示R基团,该多肽共有4个氨基酸组成,且R基中④和⑧是相同的,所以该多肽由3种氨基酸脱水缩合而成,A正确;
B、③⑤⑦是肽键,每形成一个肽键需要脱掉一分子水,B正确;
C、该多肽链游离的羧基分布在②和⑨,游离的氨基在①,所以该多肽链游离的羧基多于游离的氨基,C正确;
D、该多肽由4个氨基酸脱水缩合而成,含有3个肽键,该多肽彻底水解需消耗3个水分子,D错误。
故选D。

13. 血红蛋白和肌动蛋白的结构和功能不同,下列叙述不是其原因的是(    )
A. 两种蛋白质所含氨基酸的数目不同
B. 两种蛋白质所含肽链的空间结构不同
C. 两种蛋白质氨基酸之间的缩合方式不同
D. 两种蛋白质所含氨基酸的排列顺序不同
【答案】C
【解析】
【分析】蛋白质结构多样性的直接原因: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和肽链的空间结构千差万别。
【详解】A、血红蛋白和肌动蛋白的结构和功能不同,与两种蛋白质所含氨基酸的数目不同有关,A正确;
B、血红蛋白和肌动蛋白的结构和功能不同,与两种蛋白质所含肽链的空间结构不同有关,B正确;
C、两种蛋白质氨基酸之间的缩合方式相同,都是脱水缩合,C错误;
D、血红蛋白和肌动蛋白的结构和功能不同,与两种蛋白质所含氨基酸的排列顺序不同有关,D正确。
故选C。

14. DNA彻底水解后得到的物质是(    )
A. 含氮碱基、葡萄糖、磷脂
B. 核糖、磷酸、含氮碱基
C. 氨基酸、核糖核苷酸、磷酸
D. 脱氧核糖、磷酸、含氮碱基
【答案】D
【解析】
【分析】DNA的基本单位是脱氧核苷酸,1分子的脱氧核苷酸是由1分子磷酸、1分子脱氧核糖和1分子含氮碱基组成。
【详解】DNA初步水解的产物是脱氧核苷酸,彻底水解的产物是磷酸、脱氧核糖和4种含氮碱基,ABC均错误,D正确。
故选D

15. 美国科学家安德鲁•法尔和克雷格•梅洛因为发现RNA干扰机制而获得2006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下列关于RNA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部分病毒如HIV的遗传物质是RNA
B. RNA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核糖核苷酸
C. 真核细胞的RNA只分布在细胞质中
D. 与DNA比较,RNA特有碱基是U
【答案】C
【解析】
【分析】核酸包括DNA和RNA,它们的组成单位依次是脱氧核糖核苷酸和核糖核苷酸,这两者的区别是:(1)五碳糖不同:前者的五碳糖是脱氧核苷,后者的五碳糖是核糖;(2)含氮碱基不同:前者的含氮碱基是A、C、G和T,后者的含氮碱基是A、C、G和U。
【详解】A、病毒的组成成分为核酸(DNA或RNA)和蛋白质,其遗传物质为DNA或RNA,部分病毒如HIV的遗传物质是RNA,A正确;
B、RNA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核糖核苷酸,B正确;
C、真核细胞的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细胞核中也有少量的RNA,C错误;
D、DNA含氮碱基是A、C、G和T,RNA的含氮碱基是A、C、G和U,因此与DNA比较,RNA特有碱基是U,D正确。
故选C。

16. 下列有关动物细胞膜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细胞膜的外表面既有糖蛋白又有糖脂
B. 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与磷脂双分子层无关
C. 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越多
D. 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先在游离核糖体上合成,进而转移至内质网上继续合成
【答案】B
【解析】
【分析】蛋白质在细胞膜行使功能时起重要作用,因此,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越多。
【详解】A、细胞膜的外表面还有糖类分子,它和蛋白质分子结合形成的糖蛋白,或与脂质结合形成的糖脂,A正确;
B、磷脂双分子层对某些物质具有不透性,与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有关,B错误;
C、蛋白质在细胞膜行使功能时起重要作用,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越多,C正确;
D、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是需要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加工的,故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先在游离核糖体上合成,进而转移至内质网上继续合成,D正确。
故选B。

17. 三位科学家因对“核糖体结构和功能的研究”的突破性贡献而获诺贝尔化学奖。下列有关核糖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核糖体的组成成分中不会含有磷脂
B.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中都有核糖体
C. 核糖体在行使其功能时会产生水分子
D. 蓝细菌中核糖体有可能附于内质网上
【答案】D
【解析】
【分析】1、核糖体的组成成分:蛋白质和RNA。
2、核糖体的功能:将氨基酸合成蛋白质的场所。
3、核糖体的分布:普遍分布在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中。
4、核糖体的形成:在真核细胞中,核糖体的形成与核仁有关。
【详解】A、核糖体是无膜结构的细胞器,因此其组成成分中不含磷脂,A正确;
B、核糖体是蛋白质的合成场所,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中都有核糖体,B正确;
C、核糖体是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肽链的场所,因此其在行使功能时会产生水,C正确;
D、蓝细菌属于原核生物,没有内质网,D错误。
故选D。

18. 根据细胞的功能推测,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汗腺细胞比胃腺细胞具有更多的核糖体
B. 心肌细胞比皮肤表皮细胞具有更多的线粒体
C. 胰腺细胞比心肌细胞具有更多的高尔基体
D. 蛔虫细胞与鸡血细胞相比缺少线粒体
【答案】A
【解析】
【分析】线粒体基质和内膜上有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是有氧呼吸第二、三阶段的场所,生命体95%的能量来自线粒体,又叫“动力工厂”;高尔基体在动物细胞中与分泌物的形成有关;核糖体能将氨基酸缩合成蛋白质,是蛋白质的“装配机器”。
【详解】汗腺细胞分泌的汗液中没有蛋白质,而胃腺细胞能分泌消化酶,因此胃腺细胞中的核糖体比汗腺细胞多,A错误;心肌细胞比唾液腺细胞需要的能量多,因此心肌细胞中有较多的线粒体,B正确;胰腺细胞有分泌功能,心肌细胞没有分泌功能,因此胰腺细胞中的高尔基体较多,C正确;蛔虫进行的是无氧呼吸,几乎不含线粒体,因此蛔虫细胞与鸡血细胞相比缺少线粒体,D正确。

19. 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下列各项不能作为这个结论的依据的是(    )
A. 脱氧核糖核酸主要存在于细胞核
B. 细胞核控制细胞的代谢
C. 细胞核是蛋白质合成的主要场所
D. 细胞核控制细胞的遗传
【答案】C
【解析】
【分析】细胞核由核膜、核仁、染色质和核基质组成,染色质的组成成分是蛋白质和DNA,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细胞核是遗传的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详解】A、DNA是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内,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A正确;
B、因为细胞核控制细胞的代谢和遗传,所以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B正确;
C、核糖体是蛋白质合成的主要场所,C错误
D、细胞核是遗传物质储存和复制的场所,因此细胞核能作为细胞的控制中心,D正确。
故选C。

20. 科学家选用豚鼠胰腺作为实验材料,研究了水解酶的合成、加工及分泌途径。用含3H 标记的亮氨酸培养豚鼠胰腺的腺泡细胞,然后通过电镜放射自显影技术进行计时追踪。模式图甲、乙、丙、 丁是与该水解酶合成及加工有关的细胞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除了用3H 标记亮氨酸外,还可以用14C 标记
B. 丁在细胞内的囊泡运输中起着重要的交通枢纽作用
C. 游离的乙合成一段肽链后,这段肽链会与乙一起转移到丁上
D. 观察到依次被 3H 标记的细胞器是乙、丁、丙,此过程主要由甲提供能量
【答案】B
【解析】
【分析】分析图中细胞器,甲为线粒体,乙为核糖体,丙为高尔基体,丁为内质网。
【详解】A、亮氨酸中既含H又含C,因此除了用 3H 标记亮氨酸外,还可以用 14C 标记,然后通过电镜放射自显影技术进行计时追踪,用于研究水解酶的合成、加工及分泌途径,A正确;
B、甲是线粒体,乙是核糖体,丙是高尔基体,丁是内质网,在细胞内,许多由膜构成的囊泡在细胞中穿梭往来,高尔基体(丙)在其中起重要的交通枢纽作用,B错误;
C、游离的核糖体合成一段肽链后,这段肽链会与核糖体一起转移到粗面内质网上,C正确;
D、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过程依次经过核糖体(乙)、内质网(丁)、高尔基体(丙),这些过程需要消耗能量,该能量主要来自于线粒体(甲),D正确。
故选B。

21. 将下列细胞放在30%蔗糖溶液中,能发生质壁分离的是
A. 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B. 人的成熟红细胞
C. 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
D. 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
【答案】D
【解析】
【分析】质壁分离的“质”是指原生质层,“壁”是指细胞壁。具有中央液泡的成熟的植物细胞,当其所处的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失水,逐渐发生质壁分离。
【详解】A、B、30%蔗糖溶液的浓度大于动物细胞的细胞质的浓度,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与人的成熟红细胞均为动物细胞,都没有细胞壁,也不存在原生质体,因此二者在30%蔗糖溶液中能够失水,但不能发生质壁分离,A、B错误;
C、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没有中央液泡,不属于成熟的植物细胞,因此在30%蔗糖溶液中不能发生质壁分离,C错误;
D、30%蔗糖溶液的浓度大于植物细胞的细胞液的浓度,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有中央液泡,在30%蔗糖溶液中能够失水,因此能发生质壁分离,D正确。
故选D。

22. 水分子除通过自由扩散进出细胞外,更多的是借助细胞膜上的水通道蛋白以协助扩散的方式进出细胞。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水分子通过水通道蛋白转运时不需要消耗能量
B. 水分子通过水通道蛋白时需要与通道蛋白结合
C. 水通道蛋白的数量会影响水分子的转运速率
D. 温度会影响水通道蛋白对水分子的转运速率
【答案】B
【解析】
【分析】1.自由扩散是物质从高浓度扩散至低浓度,不需要载体协助也不耗能;协助扩散是物质从高浓度扩散至低浓度,需要载体协助,但不耗能,转运速率受载体数量制约。
2.水通道蛋白是一种位于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内在膜蛋白),在细胞膜上组成“孔道”,可控制水在细胞的进出,就像是“细胞的水泵”一样。
【详解】A、水分子通过水通道蛋白转运时以协助扩散的方式进出细胞,需要载体,不需要消耗能量,A正确;
B、由分析可知,水分子通过水通道蛋白时不需要与通道蛋白结合,B错误;
C、水通道蛋白的数量会影响水分子的转运速率,C正确;
D、温度会影响水通道蛋白的构象,从而影响对水分子的转运速率,D正确。
故选B。
【点睛】解题关键是提取题干信息,根据水通道蛋白的特点分析各选项:水通道蛋白在细胞膜上组成“孔道”,水分子经过水通道蛋白时会形成单一纵列,进入弯曲狭窄的通道内,内部的偶极力与极性会帮助水分子旋转,以适当角度穿越狭窄的通道。

23. 图中①②③表示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图中①③代表两种被动运输,②代表主动运输
B. ②③需要转运蛋白的协助,故其物质运输速率只与转运蛋白数量有关
C. 通道蛋白对转运物质的大小、形状、电荷等没有选择性
D. 载体蛋白与运输的物质结合后,通过自身构象的改变来转运物质
【答案】D
【解析】
【分析】据图分析,①的运输是从高浓度运输到低浓度,不需要载体和能量,属于自由扩散;②和③是从高浓度运输到低浓度,需要转运蛋白,不需要消耗能量,属于协助扩散。
【详解】A、①是自由扩散,②和③属于协助扩散,都是被动运输,A错误;
B、影响②③物质运输速率除了转运蛋白数量外,也与膜两侧的物质浓度差有关,B错误;
C、通道蛋白对物质的运输具有特异性,所以对转运物质的大小、形状、电荷等有选择性,C错误;
D、转运蛋白包括载体蛋白和通道蛋白两种,其中载体蛋白与运输的物质结合后,通过自身构象的改变来转运物质,D正确。
故选D。

24. ①和无机催化剂相比,淀粉酶能在更短时间内催化淀粉水解。②淀粉酶不能使麦芽糖发生 水解。这些体现了酶的
A. 高效性和多样性 B. 催化性和专一性
C. 高效性和专一性 D. 催化性和高效性
【答案】C
【解析】
【分析】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生物催化能力的有机物,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酶的催化具有高效性(酶的催化效率远远高于无机催化剂)、专一性(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的进行)、需要适宜的温度和pH值(在最适条件下,酶的催化活性是最高的,低温可以抑制酶的活性,随着温度升高,酶的活性可以逐渐恢复,高温、过酸、过碱可以使酶的空间结构发生改变,使酶永久性的失活),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根据以上分析可知,与无机催化剂相比,淀粉酶能使淀粉在短时间内水解成麦芽糖,说明了酶的高效性;而对麦芽糖的水解不起作用,说明了酶的专一性,故C正确,A、B、D错误。

25. ATP被称为生物体的能量“货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ATP中的A代表的是碱基腺嘌呤
B. 细胞质和细胞核中都有ATP的分布
C. ATP合成需要的能量由磷酸来提供
D. ATP水解一般与放能反应相联系
【答案】B
【解析】
【分析】ATP结构简式A-P~P~P,其中A代表腺苷,P代表磷酸基团,~代表特殊化学键;ATP水解能量来源不同:ATP水解释放的能量,来自高能磷酸键的化学能,并用于生命活动;合成ATP的能量来自呼吸作用或光合作用;ATP水解在细胞的各处;ATP合成在线粒体,叶绿体,细胞质基质。
【详解】A、ATP的A表示腺苷,A错误;
B、细胞质和细胞核中生命活动需要ATP提供能量,所以都有ATP的分布,B正确;
C、ATP合成所需的能量由光能转化或有机物分解提供,即来源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C错误;
D、吸能反应一般与ATP的水解相联系,D错误。
故选B。

26. 下列有关“绿叶中色素提取和分离”的实验,叙述正确的是(    )
A. 可利用层析液对叶绿体中的色素进行提取和分离
B. 利用不同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可将它们分离
C. 叶绿体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越高,在滤纸上扩散就越慢
D. 研磨时加入二氧化硅,可以防止研磨过程中色素被破坏
【答案】B
【解析】
【分析】叶绿体色素提取色素原理是色素能溶解在酒精或丙酮等有机溶剂中,所以可用无水酒精等提取色素;分离色素原理是各色素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速度不同,从而分离色素,溶解度大,扩散速度快;溶解度小,扩散速度慢。
【详解】A、提取光合色素使用的试剂是无水乙醇等有机溶剂,A错误;
B、各色素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速度不同,从而分离色素,B正确;
C、叶绿体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越高,在滤纸上扩散就越快,C错误;
D、研磨时加入二氧化硅,可以使研磨更加充分,D错误。
故选B

27. 呼吸作用的原理在生产上具有广泛的应用。下列应用不合理的是(    )
A. 降低温度和氧气含量来储存水果和粮食
B. 用透气的“创可贴”或纱布包扎伤口
C. 提倡进行冲刺跑等剧烈运动
D. 花盆土壤板结时及时松土透气
【答案】C
【解析】
【分析】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
(1)种植农作物时,疏松土壤能促进根细胞有氧呼吸,有利于根细胞对矿质离子的主动吸收。
(2)利用酵母菌发酵产生酒精的原理酿酒,利用其发酵产生二氧化碳的原理制作面包、馒头。
(3)利用乳酸菌发酵产生乳酸的原理制作酸奶、泡菜。
(4)稻田中定期排水可防止水稻因缺氧而变黑、腐烂。
(5)皮肤破损较深或被锈钉扎伤后,破伤风芽孢杆菌容易大量繁殖,引起破伤风。
(6)提倡慢跑等有氧运动,是不致因剧烈运动导致氧的不足,使肌细胞因无氧呼吸产生乳酸,引起肌肉酸胀乏力。
(7)粮食要在低温、低氧、干燥的环境中保存。
(8)果蔬、鲜花的保鲜要在低温、低氧、适宜湿度的条件下保存。
【详解】A、储存水果和粮食时,可通过降低温度(抑制酶的活性)和氧气含量(减弱细胞有氧呼吸)等措施减弱呼吸作用,从而减少有机物的消耗,A正确;
B、包扎伤口时用透气的“创可贴”或纱布,通过抑制伤口处破伤风杆菌等厌氧菌的无氧呼吸,防止厌氧菌的繁殖,B正确;
C、提倡进行慢跑以维持肌肉等细胞的有氧呼吸,避免了乳酸的大量积累,C错误;
D、花盆土壤板结,需要及时松土透气,以促进根的有氧呼吸,促进根对无机盐的吸收,D正确;
故选C。

28. 下列关于高等植物细胞中的色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绿叶中叶绿素的含量比其他色素高
B. 叶绿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
C. 所有植物细胞都含有4种光合色素
D. 有些植物细胞的液泡中也含有色素
【答案】C
【解析】
【分析】叶绿体中的色素有4种,即胡萝卜素、叶黄素、叶绿素a和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包括胡萝卜素和叶黄素)吸收蓝紫光,叶绿素(包括叶绿素a和叶绿素b)可以吸收红光和蓝紫光。
【详解】A、绿叶中叶绿素的含量比其他色素高,故叶片通常呈绿色,A正确;
B、叶绿素包括叶绿素a和叶绿素b,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B正确;
C、高等植物体内没有叶绿体的细胞就没有光合色素,如根尖细胞,C错误;
D、有些植物的液泡中也含有色素,但不参与光合作用,如花青素,D正确。
故选C。

29. 某研究小组进行了探究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影响的实验,其装置如下图所示。实验开始时,经抽气处理的叶圆片沉在NaHCO3溶液底部,观察并记录短时间内同一时刻各烧杯内叶圆片浮起的数量,其中最多的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答案】A
【解析】
【分析】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在一定的光照强度范围内,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光合作用强度增大。
【详解】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在一定的光照强度范围内,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光合作用强度增大。通过图示可知,甲距离灯光最近,光照强度最大,故光合作用强度大,叶圆片浮起的数量最多,故选A。

30. 叶绿体不同于线粒体的特点是(    )
A. 有两层选择透过性膜 B. 能分解水产生氧气和H+
C. 能够合成ATP D. 有水参与生化反应
【答案】B
【解析】
【分析】线粒体和叶绿体在结构和功能上的异同点:
1、结构上不同之处:线粒体形状是短棒状,圆球形;分布在动植物细胞中;内膜向内折叠形成嵴;基质中含有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叶绿体形状是扁平的椭球形或球形;主要分布在植物的叶肉细胞里以及幼嫩茎秆的表皮细胞内;内膜光滑无折叠,基粒是由类囊体垛叠而成;基质中含有大量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
2、结构上相同之处:都是双层膜结构,基质中都有酶,都含有少量的DNA和RNA。
3、功能上不同之处:线粒体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细胞的“动力车间”。叶绿体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是植物细胞的“养料制造车间”。
4、功能上相同之处:都需要水作为生理功能的原料,都能产生ATP,都是半自主性细胞器。
【详解】A、叶绿体和线粒体均具有双层膜,且两层膜都具有选择透过性,A不符合题意;
B、叶绿体能分解水产生氧气和H+,线粒体不能,B符合题意;
C、叶绿体和线粒体中均可以合成ATP,其中叶绿体合成的ATP只供给暗反应,而线粒体合成的ATP可以供给各项生命活动,C不符合题意;
D、叶绿体、线粒体都能利用水进行化学反应,水参与光合作用的光反应,水参与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1. 下列关于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叙述,错误的是(    )
A. 原核细胞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B. 真核细胞的核DNA与蛋白质紧密结合成染色质
C. 蓝细菌属于原核细胞,可以进行光合作用
D. 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都有细胞壁、细胞膜和细胞质
【答案】D
【解析】
【分析】常考的真核生物:绿藻、水绵、衣藻、真菌(如酵母菌、霉菌、蘑菇)、原生动物(如草履虫、变形虫)及动、植物。
常考的原核生物:蓝细菌、细菌(如乳酸菌、硝化细菌、大肠杆菌等)、支原体、衣原体、放线菌。
【详解】A、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最根本的区别是原核细胞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A正确;
B、染色质主要成分为DNA和蛋白质,真核细胞的核DNA与蛋白质紧密结合成染色质,B正确;
C、蓝细菌属于原核细胞,蓝细菌含有叶绿素和藻蓝素,能进行光合作用,C正确;
D、原核细胞不都有细胞壁,如支原体没有细胞壁,真核细胞也不都有细胞壁,如动物细胞就没有细胞壁,D错误。
故选D。

32. 下列关于多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绿色植物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淀粉来储存能量
B. 食物中的淀粉可以水解成葡萄糖,用于合成糖原
C. 纤维素是植物的储能物质,草食动物能分泌纤维素酶将其消化
D. 几丁质又称为壳多糖,存在于甲壳类动物和昆虫的外骨骼
【答案】C
【解析】
【分析】糖类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葡萄糖、核糖和脱氧核糖是动植物细胞共有的单糖,蔗糖和麦芽糖是植物细胞特有的二糖,乳糖是动物细胞特有的二糖,淀粉和纤维素是植物细胞特有的多糖,糖原是动物细胞特有的多糖。
【详解】A、绿色植物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淀粉,淀粉中储存能量,A正确;
B、食物中的淀粉在人体消化道内可以水解成葡萄糖,用于合成糖原,B正确;
C、纤维素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草食动物胃内的微生物能分泌纤维素酶将其消化,C错误;
D、几丁质又称为壳多糖,存在于甲壳类动物和昆虫的外骨骼,D正确。
故选C。

33. 细胞膜的功能和特性是由其结构决定的。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细胞膜脂质结构使溶于脂质的物质容易通过细胞膜
B. 磷脂双分子层内部是疏水的,离子不能通过细胞膜
C. 细胞膜中的部分蛋白质分子有物质运输的功能
D. 细胞的生长现象不支持细胞膜的静态结构模型
【答案】B
【解析】
【分析】细胞膜主要由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构成。磷脂双分子层是膜的基本支架;蛋白质分子以不同方式镶嵌在磷脂双分子层中:有的镶在磷脂双分子层表面,有的部分或全部嵌入磷脂双分子层中,有的贯穿于整个磷脂双分子层。这些蛋白质分子在物质运输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详解】A、磷脂双分子层是细胞膜的基本支架,细胞膜的脂质结构,使溶于脂质的物质容易通过细胞膜,A正确;
B、磷脂双分子层内部是磷脂分子的疏水端,离子能经通道蛋白通过细胞膜,B错误;
C、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分子在物质运输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如载体蛋白等,C正确;
D、细胞膜的流动性对于细胞完成物质运输、生长、分裂、运动等功能都是非常重要的,细胞的生长现象不支持细胞膜的静态结构模型,D正确。
故选B。

34. 下列关于高倍显微镜观察黑藻叶绿体和细胞质流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黑藻叶绿体可以作为观察细胞质流动的参照物
B. 换用高倍镜后需要调节细准焦螺旋调焦并观察
C. 换用高倍镜观察前需将要观察的细胞移至视野中央
D. 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大量叶绿体分布在黑藻细胞的中央
【答案】D
【解析】
【分析】叶绿体一般是绿色扁平椭球形或球形,可以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它的形态、分布。活细胞中的细胞质处于不断流动的状态。
【详解】A、黑藻叶绿体呈绿色,可以作为观察细胞质流动的参照物,A正确;
B、低倍镜换用高倍镜后,需要调节细准焦螺旋调焦使物象清晰,并观察,B正确;
C、镜子的视野因为换上高倍物镜之后,物像变大,所看到的范围减小,如果视野不在中央,可能会看不到你要观察的目标对象,故换用高倍镜观察前需将要观察的细胞移至视野中央,C正确;
D、显微镜下观察黑藻叶片的临时装片时,可发现叶绿体的分布特点是分布在细胞的周边,靠近细胞壁,这种分布可以使其在水底下光线较弱时能充分利用阳光,最大限度地捕获光,D错误。
故选D。

35. 下列关于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葡萄糖进入红细胞属于协助扩散,载体蛋白在转运时构象有改变
B. 某种物质进入细胞需要消耗能量,推断进入细胞的方式是主动运输
C. 果脯在腌制过程中慢慢变甜,是细胞通过主动运输吸收糖分的结果
D. 水分子通过被动运输进出细胞,大多数需要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
【答案】A
【解析】
【分析】1、自由扩散:方向是从高浓度→低浓度;不需要转运蛋白,不消耗能量;影响因素是细胞膜两侧浓度差。
2、协助扩散:方向是从高浓度→低浓度;需要转运蛋白,不消耗能量;影响因素是细胞膜两侧的浓度差和细胞膜上转运蛋白的种类和数量。
3、主动运输:方向是从低浓度→高浓度;逆浓度梯度运输,需要载体蛋白,需要能量;影响因素是载体蛋白的种类和数量或载体蛋白空间结构的变化,温度、氧气等影响能量的因素。
【详解】A、葡萄糖进入红细胞属于协助扩散,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载体蛋白在转运时构象有改变,A正确;
B、某种物质进入细胞需要消耗能量,进入细胞的方式可能是主动运输或胞吞,B错误;
C、在腌制过程中,细胞已经死亡,细胞膜已经失去选择透过性,所以糖分能直接进入细胞中,使果脯慢慢变甜,C错误;
D、水分子通过被动运输进出细胞,大多数运输方式为协助扩散,需要细胞膜上的水通道蛋白的协助,D错误。
故选A。

36. 用物质的量浓度为的乙二醇溶液和的蔗糖溶液分别浸泡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观察细胞的质壁分离现象,得到其原生质体体积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A→B段的该段时间内细胞液浓度逐渐增大,颜色加深
B. A→B段的该段时间内水分子只从原生质体扩散出去
C. A→B段的该段时间内发生质壁分离,细胞壁与原生质层之间充满了蔗糖溶液
D. 处于乙二醇溶液中的细胞原生质体体积自动复原是乙二醇进入细胞而吸水所致
【答案】B
【解析】
【分析】由图可知,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处于乙二醇溶液中,外界溶液浓度高于细胞液浓度,发生质壁分离,原生质体体积变小,细胞液浓度增大;随后乙二醇溶液以自由扩散的方式进入细胞,细胞液浓度增加,细胞吸水,发生质壁分离复原。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处于蔗糖溶液中,外界溶液浓度高于细胞液浓度,发生质壁分离,质生质体体积变小。
【详解】A、A→B段的该段时间内,原生质体体积一直变小,细胞一直在失水,导致细胞液浓度逐渐增大,颜色加深,A正确;
B、A→B段的该段时间内水分子为双向流动,只是从原生质体扩散出去的水更多,从而表现出细胞失水,B错误;
C、细胞壁具有全透性,A→B段的该段时间内原生质体体积变小,细胞失水,发生质壁分离,细胞壁与原生质层之间充满了蔗糖溶液,C正确;
D、120s左右,由图可见在2mol•L-1乙二醇溶液中,原生质体相对体积又逐渐增大,出现自动复原现象,原因是乙二醇分子属于脂溶性物质,可以进入细胞,细胞液浓度逐渐变大,细胞开始吸水,发生质壁分离复原现象,D正确。
故选B。

37. 下图为某同学所制作的酶催化作用的模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该模型是物理模型,能解释酶的高效性
B. 图中A一定含有C、H、O、N四种元素
C. 若图中的B表示氨基酸,则该过程表示脱水缩合
D. 该酶催化的化学反应需要在细胞内才能正常进行
【答案】B
【解析】
【分析】图中A发挥作用前后数量不变,故为酶,B反应后变成C和D,说明B是反应物。
【详解】A、该物理模型不能解释酶的高效性,证明酶的高效性的自变量应该是不同的催化剂,A错误;
B、图中A酶(大多是蛋白质,少数是RNA)的元素组成一定含有C、H、O、N,B正确;
C、该过程表示物质的水解,不能代表脱水缩合,C错误;
D、在适宜条件下,酶催化的化学反应也可以在细胞外正常进行,D错误。
故选B。

38. 下图表示“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实验。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 试管1、4可以构成对照,说明酶具有高效性
B. 过氧化氢溶液的浓度以及所加剂量均为该实验的无关变量
C. 试管4中的反应速率比试管3中的快,是因为酶比FeCl3提供更多的活化能
D. 如果将四支试管都放在90℃水浴中,试管4内的反应速率仍为最快
【答案】B
【解析】
【分析】1、4对比可以证明酶的催化作用,3、4对比可以说明酶的高效性。
【详解】试管1、4可以构成对照,说明酶具有催化作用,A错误;过氧化氢溶液的浓度以及所加剂量均为该实验的无关变量,B正确;试管4中的反应速率比试管3中的快,是因为酶比FeCl3降低化学能的效果更显著,C错误;如果将四支试管都放在90℃水浴中,试管4内的酶会变性失活,反应速率慢,D错误。故选B。

39. 如图表示苹果果实在一段时间内,随着环境中O2浓度的提高,其O2的吸收量和CO2的释放量的变化(细胞呼吸利用的主要是葡萄糖)。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 O2浓度为0时,该器官不进行细胞呼吸
B. O2浓度小于b时,该器官只进行无氧呼吸
C. O2浓度为a时,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量与有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量相等
D. O2浓度大于b时,细胞呼吸消耗的氧气与产生的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相等
【答案】D
【解析】
【分析】分析题图可知,氧气浓度为b时,氧气吸收量与二氧化碳释放量相等,细胞只进行有氧呼吸,不进行无氧呼吸了,所以无氧呼吸最低的是b点,氧气浓度为a时,总的呼吸作用最弱,此时最有利于果实储存。
【详解】A、O2浓度为0时,该器官进行无氧呼吸,A错误;
B、O2浓度小于b时,该器官进行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B错误;
C、O2浓度为a时,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量与有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量不相等,C错误;
D、O2浓度大于b时,氧气浓度为b时,氧气吸收量与二氧化碳释放量相等,细胞只进行有氧呼吸,细胞呼吸消耗的氧气与产生的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相等,D正确。
故选D。

40. 下图是在夏季晴朗的白天,某种绿色植物叶片光合作用强度的曲线图。下列有关光合作用强度变化原因的分析中,错误的是(    )
A. 从A→B主要原因是上午光照逐渐增强
B. 从B→C主要原因是温度过高,酶失活
C. 从C→D主要原因是CO2供应逐渐增加
D. 从D→E主要原因是下午光照逐渐减弱
【答案】B
【解析】
【分析】分析曲线图:图是夏季晴朗的白天,某种绿色植物叶片光合作用强度变化的曲线图,其中AB段上升的原因是光照增强;BC段下降的原因是气孔关闭,二氧化碳吸收量减少;CD段升高的主要原因是气孔逐渐打开,CO2吸收量增加;DE段下降的原因是光照强度减弱。图示出现了“光合午休”现象。
【详解】A、由题图曲线可知,从A→B即6时~10时气温上升,光照强度增强,因此光合作用强度增强,A正确;
B、C点对应的现象是光合午休现象,B→C光合作用强度下降的原因是气孔关闭,二氧化碳供应不足,B错误;
C、C→D光合午休现象逐渐消失,气孔打开,二氧化碳供应增加,光合作用强度增强,C正确;
D、D→E处于一天的下午,光照强度减弱,气温下降,导致光合作用强度减弱,D正确。
故选B。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41. 甲图是动物细胞结构示意图,乙图是关于溶酶体发生过程和“消化”功能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中7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是细胞膜的基本支架。
(2)甲图中2和6是同一种细胞器,它们在结构上的区别是____________,据此推测它们在功能上的区别为____________。
(3)甲图5为细胞核中的______,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乙图中c为新形成的溶酶体,据图可知它来源于细胞器______(填名称),溶酶体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是因为其内部含有______。
(5)c和e的融合反映了生物膜在结构上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特点。生物膜系统对细胞的生命活动极为重要,广阔的膜面积的意义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生物膜的研究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如可以模拟细胞膜的____________功能对海水进行淡化处理。
【答案】(1)    ①. 脂质(磷脂)和蛋白质    ②. 磷脂双分子层   
(2)    ①. 2有核糖体附着,6没有    ②. 2可以参与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加工   
(3)    ①. 核仁    ②. 与某种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   
(4)    ①. 高尔基体    ②. 多种水解酶   
(5)    ①. 一定的流动性    ②. 为多种酶提供附着位点    ③. 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解析】
【分析】甲图是动物细胞结构示意图,1为中心体,2为粗面内质网上,3为线粒体,4为高尔基体,5为核仁,6为滑面内质网,7为细胞膜,
乙图是关于溶酶体发生过程和“消化”功能的示意图,a是细胞核,b是高尔基体,d为线粒体,f表示c与e正在融合,g表示消化过程。
【小问1详解】
甲图中7为细胞膜,主要成分是脂质(磷脂)和蛋白质。磷脂双分子层是细胞膜的基本支架。
【小问2详解】
甲图中2为粗面内质网上,6为滑面内质网,它们在结构上的区别是2有核糖体附着,6没有。它们在功能上的区别为2(2为粗面内质网,其上含有核糖体)可以参与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加工。
【小问3详解】
甲图5为核仁,与某种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
【小问4详解】
乙图中c为新形成的溶酶体,由b分泌的囊泡形成的,b为高尔基体,故溶酶体来源于高尔基体。溶酶体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是因为其内部含有多种水解酶。
【小问5详解】
c(溶酶体)和e(自噬小体)的融合反映了生物膜在结构上具有一定的流动性特点。生物膜系统对细胞的生命活动极为重要,广阔的膜面积的意义在于为多种酶提供附着位点。生物膜的研究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如可以模拟细胞膜的控制物质进出细胞功能对海水进行淡化处理。

42. 下图为真核细胞呼吸过程,其中a、b、c表示物质,①~④表示细胞呼吸的阶段,请回答问题:
(1)图中a、b、c表示的物质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
(2)①阶段发生的场所是____________,③阶段发生的场所是____________。
(3)在人体骨骼肌细胞能发生的阶段是______。(填图中数字序号)
(4)写出图中有氧呼吸的化学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同葡萄糖在体外的燃烧相比,有氧呼吸具有的不同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2点)。
【答案】(1)    ①. 丙酮酸##丙酮酸和[H]    ②. 乳酸    ③. 酒精   
(2)    ①. 细胞质基质    ②. 线粒体   
(3)①③④    (4)    ①. 能量    ②. 有氧呼吸过程温和、有机物的能量经过一系列的化学反应逐步释放、这些能量相当一部分储存在ATP中。
【解析】
【分析】分析题文描述与题图:①为有氧呼吸或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②④均为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③为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a是丙酮酸,b是乳酸,c是酒精。
【小问1详解】
分析题图可知:a是有氧呼吸或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产生的丙酮酸,b是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产生的乳酸,c是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产生的酒精。
【小问2详解】
①为有氧呼吸或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发生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③为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发生的场所依次是线粒体基质和线粒体内膜。
【小问3详解】
在人体骨骼肌细胞既能进行有氧呼吸产生CO2和H2O,也能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因此能发生的阶段是①③④。
【小问4详解】
有氧呼吸的化学反应式为:C6H12O6+6H2O+6O26CO2+12H2O+ 能量。同葡萄糖在体外的燃烧相比,有氧呼吸具有的不同特点是:有氧呼吸过程温和、有机物的能量经过一系列的化学反应逐步释放、这些能量相当一部分储存在ATP中。

43. 甲图为某绿色植物叶肉细胞光合作用过程示意图,乙图表示某种植物光合作用强度与光照强度的关系。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中光反应的场所是___________________,产生的NADP+结合生成[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甲图中的转化为糖类的过程中涉及的能量转变是_____转化为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
(3)若突然降低环境中CO2浓度,则[6]____________的含量短时间内将会__________。
(4)乙图中c点时植物叶肉细胞合成ATP的场所有__________。当光照强度升至一定值后,植物光合速率将不再加快,此时限制光合速率的环境因素主要有________。
(5)在某光照强度下,此植物的叶肉细胞光合作用强度与细胞呼吸强度相等,则整株植物的净光合速率________O(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答案】(1)    ①. 类囊体的薄膜上    ②. H+    ③. NADPH   
(2)    ①. ATP    ②. 将ATP和NADPH中活跃的化学能   
(3)    ①. 五碳化合物    ②. 增加   
(4)    ①. 叶绿体、线粒体、细胞质基质    ②. 温度和CO2浓度    (5)小于
【解析】
【分析】光合作用包括光反应和暗反应阶段:
1、光反应阶段是在类囊体的薄膜上进行的。叶绿体中光合色素吸收的光能将水分解为氧和H+,氧直接以氧分子的形式释放出去,H+与氧化型辅酶Ⅱ(NADP+)结合,形成还原型辅酶Ⅱ(NADPH)。还原型辅酶Ⅱ作为活泼的还原剂,参与暗反应阶段的化学反应,同时也储存部分能量供暗反应阶段利用;在有关酶的催化作用下,提供能量促使ADP与Pi反应形成ATP。
2、暗反应在叶绿体基质中进行,在特定酶的作用下,二氧化碳与五碳化合物结合,形成两个三碳化合物。在有关酶的催化作用下,三碳化合物接受ATP和NADPH释放的能量,并且被NADPH还原。一些接受能量并被还原的三碳化合物,在酶的作用下经过一系列的反应转化为糖类;另一些接受能量并被还原的三碳化合物,经过一系列变化,又形成五碳化合物。
3、分析图甲:图中1表示氧气,2表示NADPH,3表示ATP,4表示ADP和Pi,5表示NADP+,6表示五碳化合物,7表示三碳化合物,8表示H+和电子。
4、分析图乙:该图表示某种植物光合作用强度与光照强度的关系,a表示的是呼吸作用的强度,因为当光照为0是没有光合作用释放出的二氧化碳由线粒体产生;b表示光合作用强度<呼吸作用强度,此时线粒体还需从外界环境中吸收氧气;c为光补偿点,此时呼吸作用强度=光合作用强度;d时刻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的强度,需从外界环境中吸收二氧化碳;e为光的饱和点。
【小问1详解】
光反应阶段是在类囊体的薄膜上进行的,叶绿体中光合色素吸收的光能将水分解为氧和H+,氧直接以氧分子的形式释放出去,H+、电子与氧化型辅酶Ⅱ(NADP+)结合,形成[2]还原型辅酶Ⅱ(NADPH)。
【小问2详解】
2表示NADPH,3表示ATP,6表示五碳化合物,7表示三碳化合物,三碳化合物转化为糖类的过程中将ATP和NADPH中活跃的化学能转化为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
【小问3详解】
6表示五碳化合物,若若突然降低环境中CO2浓度,二氧化碳固定减慢,消耗的五碳化合物减少,而三碳化合物还原生成五碳化合物的速度基本不变,因此短时间内五碳化合物的含量将会增加。
【小问4详解】
c为光补偿点,此时呼吸作用强度=光合作用强度,乙图中c点时植物叶肉细胞合成ATP的场所有叶绿体、线粒体、细胞质基质。当光照强度升至一定值后,植物光合速率将不再加快,说明此时光照强度不再是其影响因素,此时限制光合速率的环境因素主要有温度和CO2浓度等。
【小问5详解】
由于植物还含有只能进行呼吸作用而不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故在某光照强度下,若此植物的叶肉细胞光合作用强度与细胞呼吸强度相等,则整株植物的净光合速率小于0。

44. 柽柳是强耐盐植物,它叶子和嫩枝可以将吸收到植物体内的无机盐排出体外。
某研究小组设计实验探究柽柳的根部吸收无机盐离子是主动运输还是被动运输,实验方案如下:
取生长发育状况不同的柽柳幼苗平均分成两组,并编号为甲、乙。
将甲组放入适宜浓度的含有K+的溶液中,给予正常的呼吸条件,乙组放入适宜浓度的含有Ca2+的溶液中,抑制细胞呼吸。
一段时间后测量两组幼苗根系对溶液无机盐的吸收速率。
(1)请指出该实验设计中的两处错误并更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预测实验结果和结论:
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吸收无机盐离子是被动运输。
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吸收无机盐离子是主动运输。
【答案】(1)    ①. 应该取生长发育状况相同的柽柳幼苗进行分组    ②. 甲组和乙组放入的溶液中的无机盐离子要一样   
(2)    ①. 两组植株对无机盐的吸收速率基本相同    ②. 甲组对无机盐的吸收速率明显大于乙组
【解析】
【分析】主动运输和被动运输的区别之一为是否需要能量,而能量主要来自细胞呼吸,故可通过抑制细胞呼吸来观察无机盐离子的吸收速率是否受影响,进而判断柽柳的根部吸收无机盐离子的方式是主动运输还是被动运输。
【小问1详解】
本实验设计中存在两处错误:为了控制单一变量,①应该取生长发育状况相同的柽柳幼苗进行分组;②甲组和乙组放入的溶液中的无机盐离子要一样。
【小问2详解】
预测实验结果和结论:若两组植株对无机盐的吸收速率基本相同,则植株对无机盐的吸收不需要消耗能量,说明吸收无机盐离子是被动运输。若甲组对无机盐的吸收速率明显大于乙组,则植株对无机盐的吸收需要消耗能量,说明吸收无机盐离子是主动运输。


如需含图片的试题、答案和解析的WORD文件,请下载。

下载地址1:
https://pan.baidu.com/s/1eTEJQ5-IXhg3GHtA0sN0Sg?pwd=n6c3
提取码:n6c3

下载地址2:
https://cloud.189.cn/t/v6fiY3fimQb2 (访问码:n7ah)


因考虑版权因素,本站的一些资料可能将不对外公开下载地址。个别需要下载的生物教师同行,可加入下面的QQ群,索取时请提供相关帖子链接。

高中生物教学QQ交流群:365330776(该群仅接受高中生物教师,加群口令:生物教学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QQ|生物教学网 ( 蜀ICP备11022024号|川公网安备 51012402000289号 )

GMT+8, 2024-5-5 07:35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