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本站已关闭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9|回复: 0

四川省成都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下载

[复制链接]

1531

主题

368

回帖

8849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8849
发表于 2024-4-24 11: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四川省成都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四川省成都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原卷版).docx    755.86KB
├─四川省成都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答案版).docx     18.99KB
└─四川省成都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     35.01KB


下载地址1:

https://pan.baidu.com/s/1WH9_v_EhzD0zgKbdqVMXYg?pwd=2cfc
提取码:2cfc


下载地址2:
https://cloud.189.cn/t/uiuQBjzY7ba2 (访问码:w2e4)


内容如下:


2022~2023学年度下期期末适应性考试试题
高一生物学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注意事项:
1.考生使用答题卡作答。
2.作答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考试结束,监考人员将答题卡收回。
3.选择题部分请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请使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各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5.保持答题卡面清洁,不得折叠、污染、破损等。

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性状分离是一种常见的遗传现象,下列不属于性状分离现象的是(    )
A. 两只白色绵羊生出黑色的小羊        B. 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的杂交后代全为高茎
C. 父母正常而子女出现色盲患者        D. 抗倒伏小麦的自交后代出现了易倒伏小麦

2. 已知大豆白花和紫花是一对相对性状。下列杂交实验中,最适合用来判断显隐性关系的一组是(    )
A. 紫花×紫花→紫花
B. 白花×白花→白花
C. 紫花×白花→紫花、白花
D. 紫花×紫花→紫花、白花

3. 豌豆、玉米是良好的遗传学实验材料。玉米是单性花作物,其雄花生长在顶端,雌花生长在叶腋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豌豆为自花传粉植物,在自然状态下一般都是纯种
B. 豌豆和玉米子代数量都很多,有利于统计学分析
C. 在豌豆杂交实验中,应先除去母本未成熟花的全部雄蕊
D. 在玉米杂交实验中,须按照去雄、授粉、套袋的顺序操作

4. 假说一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科学方法,孟德尔运用该方法成功揭示了遗传的两条基本定律。下列对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研究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    )
A. 在纯种亲本杂交和F1自交实验基础上提出研究问题
B. 假说的内容之一是“性状由染色体上的遗传因子决定”
C. 为了检验假说是否正确,设计并完成了正、反交实验
D. 遗传因子的分离与自由组合发生在合子形成的过程中

5. 南瓜果实的白色(W)对黄色(w)是显性,盘状(D)对球状(d)是显性,控制这两对性状的基因独立遗传。用南瓜甲与基因型为wwDd的南瓜乙杂交,子代表型的数量比是3∶3∶1∶1,则南瓜甲的基因型是(    )
A. Wwdd        B. WwDd        C. WWDd        D. WWDD

6. 如图为一雄性动物细胞进行减数分裂过程中某时期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此细胞处于四分体时期        B. 图中包含8条染色单体
C. 图中染色体与核DNA数量之比为1∶2        D. 此细胞产生的精细胞中有4条染色体

7.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保证了每种生物前后代染色体数目的恒定,维持了生物遗传的稳定性。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姐妹染色单体间的片段互换产生种类多样的配子
B. 受精作用依赖精子与卵细胞的识别、融合
C.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都与后代的多样性有关
D. 受精卵中染色体一半来自母方,一半来自父方

8. 如图是人体性染色体的模式图(Ⅱ区段为同源区,即性染色体的同源部分,该部分基因在两条染色体上均有;Ⅰ、Ⅲ区段为非同源区,即Y和X染色体分别特有的片段)。下列关于基因和染色体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Ⅰ、Ⅱ、Ⅲ区段上都含有许多个基因
B. Ⅰ、Ⅱ、Ⅲ区段上的基因呈线性排列
C. Y染色体上含有Ⅲ区段全部基因对应的等位基因
D. Ⅱ区段上基因控制的性状的遗传也与性别相关联

9. 某研究人员模拟进行了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下列操作可能导致小鼠患肺炎并发败血症死亡的是(    )
A. S型菌的DNA+DNA酶→加入R型菌→注射入小鼠
B. R型菌的DNA+DNA酶→加入S型菌→注射入小鼠
C. R型菌+DNA酶→高温加热后冷却→加入S型菌的DNA→注射入小鼠
D. S型菌+DNA酶→高温加热后冷却→加入R型菌的DNA→注射入小鼠

10. 关于赫尔希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该实验所用的细菌是大肠杆菌        B. 该实验采用了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技术
C. 该实验表明DNA是遗传物质        D. 该实验表明病毒中没有蛋白质

11. DNA分子杂交技术可以用来比较不同种生物DNA分子的差异。如图是DNA分子杂交过程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DNA分子杂交技术利用了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B. 游离区形成的原因是a、b链所含的碱基不同
C. G-C碱基对越多,杂合双链区中的双链结合越稳定
D. 杂合双链区部位越多,则两种生物DNA分子的差异越小

12. 将一个被15N标记的DNA分子放入只含14N的环境中连续复制3次,则子代DNA中含14N的DNA分子与含有15N的DNA分子之比为(    )
A 1:1        B. 3:1        C. 4:1        D. 7:1

13. 结肠癌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严重威胁人类健康。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正常结肠上皮细胞中也有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
B. 与正常细胞相比,癌细胞形态结构发生显著变化
C. 远离致癌因子,就一定能避免癌症的发生
D. 可用手术、化疗、放疗等方法来治疗结肠癌

14. 如图表示细胞中发生的生理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若甲为DNA,乙为RNA,则上述过程会涉及到氢键的断裂和形成
B. 若甲为RNA,乙为RNA,则正常的人体细胞中不会发生上述过程
C. 若甲为RNA,乙为DNA,则过程中消耗的原料与基因转录时相同
D. 若甲为RNA,乙为蛋白质,则该过程还需要其它种类的RNA参与

15. 如图表示细胞中两种分子的结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①可作为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        B. ①分子的特异性取决于双螺旋结构
C. ②分子中也存在碱基互补配对        D. ②是tRNA,可识别并转运氨基酸

16. 下列有关基因和表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表型与基因不是简单的一一对应关系,表型还受环境影响
B. 表观遗传现象普遍存在于生物体的整个生命活动过程中
C. DNA分子的甲基化可能影响RNA聚合酶与基因的结合
D. DNA的甲基化本质上是碱基序列的改变导致的表型变化

17. 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低等生物和高等生物都能发生基因突变        B. 自然状态下,基因突变的频率是很高的
C. 基因突变可以发生在个体发育的任何时期        D. 有的基因突变对生物的生存是有利的

18. 下列关于染色体组的说法,正确的是   
A. 21三体综合征患者体细胞中含有3个染色体组
B. 四倍体水稻的单倍体体细胞中含2个染色体组
C. 一个染色体组中的染色体大小、形态一般相同
D. 体细胞中含有3个染色体组的个体即为三倍体

19. 关于低温诱导洋葱细胞染色体数目变化的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制作装片的步骤为解离→染色→漂洗→制片
B. 用卡诺氏液和酒精处理经低温诱导的根尖可使细胞分离
C. 用一定质量浓度的甲紫溶液可以使染色体着色
D. 显微镜下可看到大多数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发生了改变

20. 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猫叫综合征是人的5号染色体部分缺失引起的遗传病
B. 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可有效预防遗传病的产生与发展
C. 调查单基因遗传病的发病率需在患者家系中随机抽样
D. 可用正常基因取代有缺陷的基因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21. 基因检测通常需要对细胞中的DNA序列进行检测,电泳是基因检测的一种常用方法。如图是一个家庭中关于某单基因遗传病相关基因的电泳检测结果(每个条带代表一种基因),其中只有3号为患病个体。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该病的致病基因一定为隐性基因        B. 1、2、4号个体为致病基因携带者
C. 4号与表型正常的人婚配,后代可能患病        D. 人群中该遗传病的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

22. 202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颁给了斯万特·帕博,以表彰他在“关于已灭绝人类基因组和人类进化的发现”方面作出的贡献。他利用化石通过分析基因序列,比较了现代人类和已灭绝古代人类的基因差异。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化石记录着生物进化的历史,是研究生物进化最直接、最重要的证据
B. 帕博运用了比较解剖学及细胞和分子生物学的方法得出了该结论
C. 不同生物的DNA分子的差异大小可揭示物种亲缘关系的远近
D. 对人类基因组进行测序时需要测24条染色体上DNA的碱基序列

23. 竹节虫身体细长、形似竹节,体色为绿色或褐色。下列关于竹节虫进化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竹节虫的体色和体形与环境融为一体是对环境的一种适应
B. 竹节虫适应性特征的形成离不开遗传变异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C. 竹节虫的适应性特征能让其完全免于被天敌捕食
D. 具有有利变异的竹节虫个体,生存并留下后代的机会更多

24. 分布在某山谷中的鼠类种群X。由于地质和气候的变化被一条大河分割,逐渐演变为现今两个不同的物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种群X内部个体间部分性状的差异,体现了物种多样性
B. 种群X中全部个体所含的全部基因,构成这个种群的基因库
C. 物种1和物种2的形成过程说明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D. 不同的生存环境使种群1和种群2的基因频率发生了定向改变

25. 协同进化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猎豹和羚羊两个物种的进化过程存在协同进化
B. 协同进化可通过生物与无机环境相互作用实现
C. 捕食者的存在往往有利于增加生物多样性
D. 一个物种的灭绝不会影响其他物种的进化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个小题,共50分)

26. 生物兴趣小组在学习完减数分裂以后,利用显微镜观察某二倍体生物减数分裂的装片。图甲是他们观察后绘制的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模式图,图乙是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核DNA的数量变化曲线图。请分析回答:
(1)从减数分裂过程分析,图甲中四个细胞出现的先后顺序是_____(用图中编号表示);据图甲可判断该生物的性别是_____,判断的依据是_____。
(2)若该个体的基因型为Bb,则图甲细胞④中出现B、b基因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
(3)图乙中实线可表示细胞中_____的数目变化。图甲中细胞②应处于图乙_____时段。减数分裂Ⅰ发生染色体数目减半的原因是_____。

27. 图甲表示DNA分子片段的平面结构模型,图乙是DNA复制过程的示意图,图丙是某生物翻译过程示意图。请分析回答:
(1)据图甲分析,DNA分子中_____和_____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排列在内侧。①是构成DNA的一个基本单位,其名称是_____。
(2)从图乙可看出DNA复制的方式是_____,DNA分子能精确复制的原因是_____。
(3)在图丙所示过程中,核糖体的移动方向是_____(填“M→N”或“N→M”);细胞中的翻译是一个快速高效的过程,少量mRNA分子就可以迅速合成大量蛋白质的原因是_____。

28. 在人体中,有多种遗传病是由苯丙氨酸代谢缺陷所致,其代谢途径如图甲所示。苯丙酮尿症是其中一种单基因遗传病(相关基因用A/a表示),图乙是苯丙酮尿症的系谱图。请分析回答:
(1)苯丙酮尿症表现为苯丙酮酸的大量积累,可阻碍脑的发育,造成智力低下。据图甲分析可知,苯丙酮尿症的形成是缺乏酶_____(填图甲中序号)所致;酶⑤缺乏会引起_____病。从以上代谢途径可以看出,基因可通过_____,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2)据图乙推测,苯丙酮尿症的遗传方式是_____;Ⅱ2的基因型是_____,若Ⅱ2与一个患苯丙酮尿症的女性婚配,后代不患苯丙酮尿症的概率是_____。

29. 如图是某同学绘制的生物可遗传变异的概念图。请分析回答:
(1)上图基因突变的定义中,①处应填_____。利用基因突变进行育种时,常用物理因素(如紫外线)、_____(如亚硝酸盐)来处理生物,以提高突变率,创造人类需要的生物新品种。
(2)可遗传的变异包括基因突变、②和染色体变异,则②是指_____,其发生的时期③是_____。
(3)染色体变异可以分为④和染色体结构变异,则④是指_____。人工诱导多倍体目前最常用且最有效的方法是用_____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其作用原理是_____。与二倍体植株相比,多倍体植株的优点有_____(答出两点即可)。

30. 果蝇的长翅(A)对残翅(a)为显性,红眼(B)对白眼(b)为显性。用长翅红眼雌雄果蝇杂交,子代的表型及比例如下表所示。请分析回答:
F1表型        长翅红眼        残翅红眼        长翅白眼        残翅白眼
雄果蝇        3/8        1/8        3/8        1/8
雌果蝇3/4        1/4        0        0       
(1)控制红眼与白眼的基因位于_____染色体上,判断依据是_____。
(2)长翅红眼亲本的基因型分别是_____,F1中长翅红眼雌果蝇的基因型有_____种。
(3)现从F1中获得了一只红眼雌果蝇,请你设计杂交实验确定其基因型。(只考虑眼色基因,写出实验思路并预期实验结果和结论)
实验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期实验结果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2~2023学年度下期期末适应性考试试题
高一生物学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B    2. D    3. D    4. A    5. B    6. D    7. A    8. C    9. B    10. D
11.B    12. C   13. C  14. C    15.B   16. D   17. B   18. B   19. C   20. C
21. D   22.B    23.C  24. A    25. D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个小题,共50分)
26. (1)①. ③①②④    ②. 雌性    ③. 细胞①细胞质不均等分裂   
(2)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B和b所在的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互换   
(3)①. 核DNA    ②. EF    ③. 同源染色体分离,并分别进入两个子细胞

27.(1)①. 磷酸    ②. 脱氧核糖    ③. 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   
(2)①. 半保留复制    ②. DNA分子独特的双螺旋结构,为复制提供了精确的模板;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保证了复制的准确进行   
(3)①. M→N    ②. 一个mRNA分子上可以相继结合多个核糖体,同时进行多条肽链的合成

28. (1)①. ①    ②. 白化    ③. 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   
(2)①.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②. AA或Aa    ③. 2/3

29. (1)①. 替换、增添或缺失    ②. 化学因素   
(2)①. 基因重组    ②. 减数分裂Ⅰ的前期和后期   
(3)①. 染色体数目变异    ②. 秋水仙素    ③. 当秋水仙素作用于正在分裂的细胞时,能够抑制纺锤体的形成,导致染色体不能移向细胞的两极,从而引起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    ④. 茎秆粗壮,叶片、果实和种子都比较大,糖类和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的含量都有所增加

30. (1)①. X    ②. F1雄果蝇中红眼:白眼=1:1,雌果蝇全为红眼,眼色的遗传与性别相关联   
(2)①. AaXBXb、AaXBY    ②. 4   
(3)①. 方案一:将该雌果蝇与F1中的白眼雄果蝇杂交,观察子代雄果蝇眼色。    ②. 若子代雄果蝇均为红眼,则该雌果蝇的基因型为XBXB;若子代雄果蝇既有红眼又有白眼,则该雌果蝇的基因型为XBXb。
(方案二:将该雌果蝇与F1中的红眼雄果蝇杂交,观察子代雄果蝇眼色。
若子代雄果蝇均为红眼,则该雌果蝇的基因型为XBXB;若子代雄果蝇既有红眼又有白眼,则该雌果蝇的基因型为XBXb。)



2022~2023学年度下期期末适应性考试试题
高一生物学解析

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答案】B  【详解】A、两只白色绵羊生出黑色的小羊,黑色为隐性,属于性状分离,A正确;
B、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的杂交后代全为高茎,没有出现显性和隐性同时存在的现象,不属于性状分离,B错误;
C、父母正常而子女出现色盲患者,色盲为隐性,显性和隐性同时出现,C正确;
D、抗倒伏小麦的自交后代出现了易倒伏小麦,属于性状分离,D正确。故选B。

2. 【答案】D  【详解】A、紫花×紫花→紫花,若亲本紫花都是纯合子,无论紫花是显性或隐性性状,子代均为紫花,不能判断显隐性,A错误;
B、白花×白花→白花,若亲本白花都是纯合子,无论白花是显性或隐性性状,子代均为白花,不能判断显隐性,B错误;
C、紫花×白花→紫花、白花,可能是Aa(紫花)×aa(白花)→Aa(紫花)、aa(白花),也可能是aa(紫花)×Aa(白花)→aa(紫花)、Aa(白花),不能判断显隐性,C错误;
D、相同性状的紫花与紫花杂交,子代出现性状分离,说明亲本紫花为杂合子且紫花为显性性状,则白花为隐性性状,D正确。故选D。

3. 【答案】D  【详解】A、豌豆是自花传粉、闭花受粉的植物,在自然状态下一般是纯种,A正确;
B、豌豆和玉米的子代数量都很多,有利于统计学分析,从而找出遗传规律,B正确;
C、在豌豆杂交实验中,在花未开放时,应先除去母本未成熟花的全部雄蕊,即去雄,目的是防止其自花受粉,C正确;
D 玉米的花是单性花,因此不需要进行去雄处理,D错误。故选D。

4. 【答案】A  【详解】A、孟德尔在豌豆纯合亲本杂交F1自交实验的基础上提出研究问题,A正确;
B、“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是假说内容之一,但孟德尔时期没有染色体概念,B错误;
C、为了检验假说是否正确,孟德尔设计并完成了测交实验,C错误;
D、遗传因子的分离与自由组合发生在配子形成的过程中,D错误。故选A。

5. 【答案】B  【分析】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自由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由题意知,W、w和D、d独立遗传,因此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详解】分析题意,南瓜甲的基因型是wwDd,南瓜甲与南瓜乙杂交子代表型的数量比是3∶3∶1∶1,即子代中出现(3∶1)×(1∶1)或(1∶1)×(3∶1)的比例,则南瓜乙的基因型是WwDd,ACD错误,B正确。故选B。

6. 【答案】D  【分析】分析题图:图示细胞含有两对同源染色体,且同源染色体正在联会,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
【详解】A、识图分析可知,此细胞中同源染色体正在联会,处于四分体时期,A正确;
B、图中有4条染色体,每条染色体含有2条染色单体,因此共有8条染色单体,B正确;
C、图示细胞中每条染色体含有2个DNA,因此染色体与核DNA数量之比为1∶2,C正确;
D、由于此细胞进行的是减数分裂,分裂形成的子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减半,因此产生的精细胞中有2条染色体,D错误。故选D。

7. 【答案】A  【详解】A、姐妹染色单体是间期复制形成的,两者相同,因此姐妹染色单体间的片段互换不会产生种类多样的配子,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片段互换产生种类多样的配子,A错误;
B、受精作用依赖精子与卵细胞的相互识别、相互融合,这涉及细胞膜的信息交流功能和细胞膜的流动性,B正确;
C、减数分裂过程中会发生基因重组,导致配子具有多样性,受精过程中雌雄配子随机结合,这些都会导致后代具有多样性,C正确;
D、受精卵中染色体一半来自母方,一半来自父方,D正确。故选A。

8. 【答案】C  【详解】A、Ⅰ、Ⅱ、Ⅲ区段是性染色体不同区段,其上都含有许多个基因,A正确;
B、染色体上有很多基因,呈线性排列,B正确;
C、Y染色体上含有Ⅱ区段全部基因对应的等位基因,Y染色体上不含有Ⅲ区段对应的基因,C错误;
D、Ⅱ区段上基因控制的性状的遗传也与性别相关联,如XbXb、XBYb杂交,后代雌雄性状有差异,D正确。故选C。

9. 【答案】B  【详解】A、S型菌的DNA+DNA酶,DNA被水解,对后面加入的R型菌失去转化作用,R型菌无致病性,注射入小鼠体内,小鼠存活,A正确;
B、R型菌的DNA+DNA酶,DNA被水解,不起作用;加入S型菌,有致病性,注射入小鼠体内导致小鼠死亡,B错误;
C、R型菌→高温加热后冷却,R型菌被杀死,加入S型菌的DNA,没有了R型活菌,不能转化,小鼠存活,C正确;
D、S型菌+DNA酶→高温加热后冷却,DNA酶变性失活,S型菌被杀死,加入R型菌的DNA,注射入小鼠,无致病性,小鼠存活,D正确。故选B。

10. 【答案】D  【详解】A、由于噬菌体专一性侵染大肠杆菌,因此该实验所用的细菌是大肠杆菌,A正确;
B、该实验采用了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技术,即用35S或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B正确;
C、该实验表明DNA是遗传物质,C正确;
D、该实验所用的病毒是噬菌体,有蛋白质外壳,D错误。故选D。

11.【答案】B  【详解】A、在DNA分子杂交过程中,杂合双链区有A和T、C和G配对的现象,该技术利用了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正确;
B、游离区形成的原因不是a、b链所含的碱基不同,而是对应的碱基不互补配对造成的,B错误;
C、A-T之间形成2个氢键,G-C之间形成三个氢键,G-C碱基对越多,杂合双链区中的双链结合越稳定,C正确;
D、形成双链区部分说明两种生物DNA该部分序列相同,杂合双链区部位越多,则两种生物DNA分子的差异越小,D正确。故选B。

12. 【答案】C  【详解】用15N标记的一个DNA分子放在只含14N的环境中培养,让其复制3次,则产生的DNA分子共有23=8个,根据半保留复制可知,经复制后(不管多少次),有2个DNA分子含15N(每个DNA分子只有一条链含有15N),8个DNA分子都含有14N,因此子代DNA中含14N的DNA分子与含有15N的DNA分子之比为8:2=4:1,C正确。故选C。

13. 【答案】C  【详解】A、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是细胞内正常的基因,正常结肠上皮细胞中也有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A正确;
B、与正常细胞相比,癌细胞的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形态结构发生显著变化,B正确;
C、致癌因子能提高癌症发生的概率,但不是唯一的致病因素,C错误;
D、治疗结肠癌的主要方法是手术治疗,化疗、放疗、免疫治疗、靶向药物治疗、生物治疗、肝细胞移植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等,D正确。故选C。

14. 【答案】C  【详解】A、若甲为DNA,乙为RNA,则该过程代表转录,转录过程中形成的RNA与模板链之间会发生氢键的断裂和形成,A正确;
B、若甲为RNA,乙为RNA,则该过程代表RNA复制,RNA复制只有当RNA复制病毒侵入人体时才会发生,因此正常的人体细胞中不会发生上述过程,B正确;
C、若甲为RNA,乙为DNA,则该过程代表代表逆转录,该过程中消耗的原料是脱氧核苷酸,转录过程中消耗的原料是核糖核苷酸,二者并不相同,C错误;
D、若甲为RNA,乙为蛋白质,则该过程代表翻译,翻译过程中除了需要mRNA做模板外,还需要tRNA来转运氨基酸,同时rRNA还参与核糖体的形成,D正确。故选C。

15.【答案】B  【分析】分析题图可知,①是由2条链组成的规则的双螺旋结构,是DNA分子;②是三叶草状的单链结构,是tRNA分子。
【详解】A、①是DNA,可作为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A正确;
B、①分子的特异性取决于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B错误;
C、②是tRNA,tRNA是三叶草状的单链结构,有的区域有碱基配对,有的区域没有,C正确;
D、②是tRNA,其作用是识别并转运氨基酸,D正确。故选B。

16. 【答案】D  【详解】A、表现由基因型和环境共同决定,表型与基因不是简单一一对应关系,表型还受环境影响,A正确;
B、表观遗传现象比较常见,普遍存在于生物体的生长、发育和衰老的整个生命过程中,B正确;
C、甲基化若是发生在启动子区段,会影响RNA聚合酶与该基因的结合,C正确;
D、DNA甲基化是指DNA的碱基被选择性地添加甲基,不会导致基因碱基序列的改变,D错误。故选D。

17. 【答案】B  【详解】A、基因突变具有普遍性,低等生物和高等生物都能发生基因突变,A正确;
B、自然状态下,基因突变的频率是很低的,B错误;
C、基因突变具有普遍性,可以发生在个体发育的任何时期,C正确;
D、基因突变大多数是有害的,有些突变对生物是有利的,D正确。故选B。

18. 【答案】B  【详解】A、21三体综合征患者体内第21号染色体多了一条,体细胞中仍含有2个染色体组;A错误;
B、四倍体水稻的单倍体体细胞中含2个染色体组,B正确;
C、一个染色体组中染色体的大小、形态通常不同;C错误;
D、体细胞中含有3个染色体组的个体,若由受精卵发育而来,则为三倍体,若由配子发育而来,则为单倍体。D错误;因此选B

19. 【答案】C  【详解】A、制作装片的步骤为解离→漂洗→染色→制片,A错误;
B、卡诺氏液是用来固定细胞的,B错误;
C、用一定质量浓度的甲紫溶液可以使染色体着色,使其在光学显微镜下可见,C正确;
D、由于大多数细胞处于间期,少数细胞处于分裂期,只有分裂期的细胞中的染色体才会加倍,因此显微镜下可看到少数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发生了改变,D错误。故选C。

20. 【答案】C  【详解】A、猫叫综合征是人的5号染色体部分缺失引起的遗传病,属于染色体异常遗传病,A正确;
B、遗传病是指由遗传物质发生改变而引起的或者是由致病基因所控制的疾病,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可有效预防遗传病的产生与发展,B正确;
C、调查单基因遗传病的发病率需在人群中随机抽样,C错误;
D、可用正常基因取代有缺陷的基因达到治疗基因引起异常的疾病的目的,D正确。故选C。

21. 【答案】D  【分析】从图片知,未患病者有两种基因,患病者只有一种基因,所以该致病基因一定为隐性基因。无论男女都含两种基因,所以该病不是伴性染色体遗传的,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发病与性别无关,发病率男性等于女性。
【详解】A、从图片知,未患病者有两种基因,患病者只有一种基因。若该病致病基因为显性基因那么携带两种基因的人一定患病,与题目不符,所以该致病基因一定为隐性基因,A正确;
B、1、2、4号未患病者有两种基因,该致病基因为隐性基因,所以1、2、4号虽然未患病,但携带致病基因,B正确;
C、由图知,无论男女都含两种基因,所以该病不是伴性染色体遗传的,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设4号基因型为Aa,因为该病为隐性遗传,所以表型正常的人基因型可能是AA也可能是Aa,若4号和基因型为Aa的人婚配,后代可能的基因型及概率1/4AA、1/2Aa、1/4aa,基因型为aa时患病,所以后代可能患病,C正确;
D、由图知,无论男女都含两种基因,所以该病不是伴性染色体遗传的,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发病与性别无关,发病率男性等于女性,D错误。故选D。

22.【答案】B  【详解】A、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最直接、最重要的证据,A正确;
B、帕博是从基因的角度即运用的是细胞和分子生物学的方法得出了该结论,没有用到比较解剖学,B错误;
C、不同生物的DNA分子的差异大小可揭示物种亲缘关系的远近,差异越小,亲缘关系越近,C正确;
D、对人类基因组进行测序时需要测24条染色体(22常染色体+1条X+1条Y染色体)上DNA的碱基序列,D正确。故选B。

23.【答案】C  【详解】A、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竹节虫的身体与竹枝极为相似,不容易被敌害发现,有利于防御敌害,保护自己,是生物对环境的适应,A正确;
B、竹节虫这种适应的形成是可遗传的有利变异在环境的定向选择下形成的,B正确;
C、竹节虫酷似竹枝,容易利用生活的环境隐匿起来,免于被天敌发现,利于生存,但不能完全免于被天敌捕食,C错误;
D、具有有利变异的竹节虫个体,生存并留下后代的机会更多,D正确。故选C。

24. 【答案】A  【详解】A、种群是同一物种的集合体,种群内的差异无法体现物种多样性,体现的是遗传多样性,A错误;
B、种群的基因库是指种群内的全部基因,B正确;
C、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物种1和物种2的形成过程说明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C正确;
D、不同的生存环境使种群1和种群2的基因频率发生了定向改变,导致两种群无法进行基因交流,形成生殖隔离,D正确。故选A。

25. 【答案】D  【详解】A、生物的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即生物之间是协同进化的,因此猎豹和羚羊之间通过捕食相互选择,协同进化,A正确;
B、协同进化可以发生在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B正确;
C、捕食者所吃掉的大多是被捕食者中老年、病弱或年幼的个体,捕食者的存在有利于被捕食者种群的发展,有利于增加生物多样性,C正确;
D、任何一个物种都不是单独进化的,一个物种的灭绝会影响其他物种的进化,D错误。故选D。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个小题,共50分)
26. 【答案】(1)①. ③①②④    ②. 雌性    ③. 细胞①细胞质不均等分裂   
(2)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B和b所在的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互换   
(3)①. 核DNA    ②. EF    ③. 同源染色体分离,并分别进入两个子细胞
【分析】图甲中,①细胞同源染色体正在分离,且细胞质不均等分裂,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②细胞中无同源染色体,且染色体的着丝粒排列在赤道板上,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③细胞中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④细胞中无同源染色体,且染色体的着丝粒分裂,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图乙,识图分析可知,图乙中实线表示核DNA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的数量变化曲线图,AC段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CD段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EF段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中期,FG段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HI段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虚线表示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数量变化图。
【小问1详解】
图甲中,①细胞同源染色体正在分离,且细胞质不均等分裂,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②细胞中无同源染色体,且染色体的着丝粒排列在赤道板上,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③细胞中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④细胞中无同源染色体,且染色体的着丝粒分裂,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从减数分裂过程分析,图甲中四个细胞出现的先后顺序是③①②④。图①中,细胞质不均等分裂,说明该生物的性别是雌性。
【小问2详解】
若该个体的基因型为Bb,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B和b所在的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交叉互换,从而导致图甲细胞④中出现B、b基因。
【小问3详解】
识图分析可知,图乙中实线在数量上一次加倍,连续两次减半,因此可表示细胞中核DNA的数目变化,虚线表示染色体的数目变化。②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对应图乙中的EF段,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分别进入两个子细胞中,导致染色体数目减半。

27.【答案】(1)①. 磷酸    ②. 脱氧核糖    ③. 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   
(2)①. 半保留复制    ②. DNA分子独特的双螺旋结构,为复制提供了精确的模板;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保证了复制的准确进行   
(3)①. M→N    ②. 一个mRNA分子上可以相继结合多个核糖体,同时进行多条肽链的合成
【小问1详解】
DNA是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长链盘旋而成的双螺旋结构,其外侧由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构成基本骨架,内侧是碱基通过气键连接形成的碱基对。①是构成DNA的一个基本单位,其名称是胸腺嘧啶脱氧核糖核苷酸。
【小问2详解】
图乙是DNA分子的复制过程,DNA分子复制的特点是边解旋边复制和半保留复制,DNA为双螺旋结构,为复制提供精确的模板或者通过碱基互补配对保证了复制能够准确进行,因此DNA能精确复制。
【小问3详解】
核糖体上正在合成的肽链越长,则代表着这个核糖体结合到mRNA上的时间越长,所以图中核糖体沿mRNA移动的方向是由左到右,即M→N翻译的过程中,一条mRNA上相继结合多个核糖体而形成多聚核糖体,多聚核糖体利用少量的mRNA分子就可以迅速合成大量的蛋白质。

28. 【答案】(1)①. ①    ②. 白化    ③. 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   
(2)①.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②. AA或Aa    ③. 2/3
【小问1详解】
苯丙酮尿症是一种常见的氨基酸代谢病,是由于苯丙氨酸代谢途径中的酶缺陷,是缺乏酶①所致;酶⑤缺乏会引起黑色素无法生成,引起白化病;结合以上途径,可知基因可以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的性状。
【小问2详解】
结合图乙可知,Ⅰ1和Ⅰ2均正常,生下患病女儿,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Ⅰ1和Ⅰ2的基因型为Aa、Aa,Ⅱ2正常,基因型为1/3AA或2/3Aa;若Ⅱ2与一个患苯丙酮尿症(aa)的女性婚配,后代为aa的概率为2/3×1/2=1/3,不患苯丙酮尿症(A_)的概率是1-1/3=2/3。

29. 【答案】(1)①. 替换、增添或缺失    ②. 化学因素   
(2)①. 基因重组    ②. 减数分裂Ⅰ的前期和后期   
(3)①. 染色体数目变异    ②. 秋水仙素    ③. 当秋水仙素作用于正在分裂的细胞时,能够抑制纺锤体的形成,导致染色体不能移向细胞的两极,从而引起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    ④. 茎秆粗壮,叶片、果实和种子都比较大,糖类和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的含量都有所增加
【小问1详解】
基因突变是DNA分子中发生碱基的替换、增添或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碱基序列的改变;亚硝酸盐是化学物质,因此属于引起基因突变的化学因素。
【小问2详解】
可遗传的变异包括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一般来说, 基因重组包括交叉互换和自由组合,发生在减数分裂Ⅰ的前期和后期。
【小问3详解】
染色体变异可以分为染色体数目变异和染色体结构变异,人工诱导多倍体目前最常用且最有效的方法是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秋水仙素作用于正在分裂的细胞时,能够抑制纺锤体的形成,导致染色体不能移向细胞的两极,从而引起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与二倍体植株相比,多倍体植株染色体数目较多,因此多倍体一般茎秆粗壮,叶片、果实和种子都比较大,糖类和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的含量都有所增加。

30. 【答案】(1)①. X    ②. F1雄果蝇中红眼:白眼=1:1,雌果蝇全为红眼,眼色的遗传与性别相关联   
(2)①. AaXBXb、AaXBY    ②. 4   
(3)①. 方案一:将该雌果蝇与F1中的白眼雄果蝇杂交,观察子代雄果蝇眼色。    ②. 若子代雄果蝇均为红眼,则该雌果蝇的基因型为XBXB;若子代雄果蝇既有红眼又有白眼,则该雌果蝇的基因型为XBXb。
(方案二:将该雌果蝇与F1中的红眼雄果蝇杂交,观察子代雄果蝇眼色。
若子代雄果蝇均为红眼,则该雌果蝇的基因型为XBXB;若子代雄果蝇既有红眼又有白眼,则该雌果蝇的基因型为XBXb。)
【分析】分析表格可知,用长翅红眼雌雄果蝇杂交得到以下子代:雌果蝇的长翅:残翅=3:1,雄果蝇中长翅:残翅=3:1,说明控制果蝇的翅型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且长翅对残翅是显性,亲本基因型为Aa×Aa;雌果蝇中只有红眼,没有白眼,雄果蝇中红眼:白眼=1:1,说明控制果蝇红眼和白眼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且红眼对白眼是显性性状,亲本基因型为XBXb×XBY。所以亲本果蝇的基因型为AaXBXb×AaXBY。
【小问1详解】
F1中雌果蝇均为红眼,雄果蝇为红眼∶白眼=1∶1,眼色的遗传与性别相关联,因此控制红眼与白眼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且双亲的基因型为XBXb、XBY。
【小问2详解】
F1中无论雌雄长翅∶残翅=3∶1,说明翅形遗传与性别无关,位于常染色体上,且双亲为Aa、Aa,故长翅红眼亲本的基因型分别是AaXBXb、AaXBY;F1中长翅红眼雌果蝇(A_XBX ̄)的基因型有2×2=4种。
【小问3详解】
现从F1中获得了一只红眼雌果蝇,可以将该雌果蝇与F1中的白眼雄果蝇杂交,观察子代雄果蝇眼色。若子代雄果蝇均为红眼,则该雌果蝇的基因型为XBXB;若子代雄果蝇既有红眼又有白眼,则该雌果蝇的基因型为XBXb。


因考虑版权因素,本站的一些资料可能将不对外公开下载地址。个别需要下载的生物教师同行,可加入下面的QQ群,索取时请提供相关帖子链接。

高中生物教学QQ交流群:365330776(该群仅接受高中生物教师,加群口令:生物教学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QQ|生物教学网 ( 蜀ICP备11022024号|川公网安备 51012402000289号 )

GMT+8, 2024-5-4 23:1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